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文/黄 婷(嘉定新城实验幼儿园)

点评/黄 琼(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逐渐会使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逆向思维能力也迅速发展。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幼儿普遍存在概括、分类能力薄弱的情况,且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我设计了“猜猜他是谁”的集体学习活动,以挑战幼儿的概括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根据同伴的特征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初步运用提问排除的方法进行推理和猜测,发展幼儿观察、归类、逆向思维等能力。

 

围绕活动目标,结合以学定教的思想,我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开展活动:环节一,通过两种不同的介绍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介绍同伴;环节二,通过“是与否”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多次猜测,让幼儿在过程中逐步获得捕捉同伴相关信息的经验,并进行观察、归类等思维活动,初步尝试运用提问排除的方法进行推理和猜测(一共猜三次);环节三,通过提出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提升难度,将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目标

1.通过问答游戏,尝试按同伴的特征捕捉相关信息,并初步运用提问排除的方法进行推理和猜测。

2.积极参与游戏,能较为连贯、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记录表、记录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运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大胆、连贯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好朋友。)

1.直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先介绍好朋友的特点,让大家来猜猜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小结:你们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时候,有的把好朋友的外貌特点说得很清楚,有的很了解好朋友的脾气,有的发现了好朋友身上的优点,看来你们对自己的好朋友都很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不同方式介绍好朋友,激发幼儿对同伴的关注,为后面的游戏开展进行铺垫。】

 

二、猜一猜

(以“猜一猜”的问答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同伴的特征捕捉有用信息,并尝试运用提问排除法进行推理、猜测,进一步了解同伴的特征。)


1.第一次猜:猜猜老师心里想的一个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①这位朋友一定在这间房间里。

②你们可以向老师提问,但老师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出示记录表)游戏的时候,老师会用记录表记录,看看你们是用了几个问题猜出答案,以及分别提了哪些问题和每个问题排除的人数。

(2)幼儿提问,老师回答,并由老师记录每次提问排除的数量及相关信息,直至猜出答案。

(3)出示记录表,梳理经验并提问。

①你用了几个问题猜出老师心里想的朋友?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表格里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数字越大说明什么?

小结:提问的时候要学会归类,找找朋友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可以合并起来一起提问,一个问题排除的人数越多,猜得就越快。

 

2.第二次猜:猜老师心里想的一个朋友。

(1)幼儿提问,老师回答并记录。

(2)提问:这次用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比上次用的少?

小结:这次提的问题少了,猜的速度快了,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很棒的问题。我们不仅要会提问,而且要找出相同特征归类后再提问,归类的范围越大,猜出答案的速度就越快。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猜老师心里的朋友,引发幼儿通过观察记录表,思考并发现提问的方法,在游戏中逐步掌握提问的技巧,并能及时根据提问和回答快速推理、判断等。】

 

3.第三次猜:猜同伴心里想的一个朋友。

要求:这次老师不再记录和提醒,请听好问题和答案,想清楚自己是该坐下还是站着。被提问的这个幼儿心里想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好朋友,可以是在这房间里的其他人。

(1)幼儿互动问答,教师记录。

(2)请被提问的幼儿说说喜欢这位朋友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猜幼儿喜欢的朋友,既再次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引发幼儿巩固之前所掌握的推理和猜测的方法。】

 

三、延伸

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朋友,猜了那么多的朋友,和朋友在一起总会觉得很快乐。想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吗?人越多难度越大,继续来挑战吧。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点  评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1.对活动价值的分析

这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希望能够挑战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问答游戏,尝试按同伴的特征捕捉、归纳相关信息,并初步运用提问排除的方法进行推理和猜测。这样的思维能力在“猜一猜”游戏中能不断得到刺激和锻炼。游戏中“是”与“否”的问答形式既简洁,又能有效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热情。当幼儿掌握了其中的要领之后,越玩越带劲,人越多挑战越大,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很强的生命力。

 

2.对活动设计的思考

首先,从设计上来看,幼儿说、教师记录的表格,是本次学习活动设计的一个亮点,它既能够完整记录幼儿的所有问题,又便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归纳、梳理。表格中有“编号”“问题的记录”及“排除的人数”,每一项内容都有其作用。“编号”可以使人直观地看到用了几个问题猜出答案;“问题的记录”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提出的问题;“排除的人数”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怎样的问题是“好问题”(问题可以排除的人数多)。当然,教师的表格记录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利于尚不识字的幼儿理解。

其次,从环节处理上看,值得肯定的是活动环节的设计是由易到难推进的。在不断的猜测中,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猜测与推理的能力也不断提升。活动中,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并且不断思考和判断,乐在其中。

 

3.对活动更有效的建议

当有的幼儿没有类的概念,不会一类、一类地排除时怎么办?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思维挑战活动,对不少大班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会出现幼儿一开始还没有类的概念而不会归类,更不会一类、一类地排除。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做。

(1)改变提问的方法,把猜好朋友变成猜人。

因为猜好朋友会使幼儿的思维受到局限,而猜人的范围相对大一些,给了幼儿更大的思维广度和猜测空间。

(2)增加引导,加强分析。

猜完一次后,教师可以及时总结,带领幼儿回看问题,分析:哪个问题排除的人数最多?为什么这个问题排除的人数最多?还可以怎么问也能排除很多人?通过多分析、多解释,使幼儿明白提问的要领和关键。

(3)放大表格,用足表格。

制作表格的纸张可以更大些,便于问题的记录,也能让幼儿看得更清楚。同时,猜完一次,回看问题的时候,要引发幼儿思考:刚才我们问了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才能排除更多的人?修改的问题可以记录在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这样能给幼儿更大的视觉刺激和思维的刺激,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方法。


(根据黄琼老师现场点评整理)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