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上海托幼微信,搜索“shtuoyou” 或直接点击“上海托幼”加关注
────────────
文/应彩云
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
《上海托幼》相约名师专栏作者
不少人问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内心有没有滋生过职业倦怠或自我否定?我的回答总是两个字:没有!于是,一些年轻朋友便羡慕地认为,应彩云的成长与发展之路真顺利。
每每听到此言,总引发我感慨。低首垂眉间,太多的“遭遇”浮上心头……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天在带班时突然被同事告知让我去园长室。我忐忑不安的来到园长室,只见园长拿出一封家长来信,说:“有匿名信举报你收受了家长某品牌的衣物。”一时间我竟然回不过神来。
党支部书记在一旁为我开解:“信中提到的衣服,据了解少说也要上万元,我们觉得是不可能的。”是啊!要知道,当时的“万元户”已然是富人的代名词了,哪个家长会愿意花费这么大一笔钱买衣服送给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幼儿教师啊?
园长和前辈们都很愤慨,对我说:“你好好想想,会是哪个家长写的?一定要好好遏制这种无中生有的行为!”
我脑子里飞快地排查着。边上的同事忍不住催我:“你想起是谁了吗?”片刻之后,我确定是一次与家长的闲聊让路过的人听到并产生了误会,并提议园领导可以去找和我聊天的家长核实情况。
第二天,已经把匿名举报一事当成过去式的我,被搭班同事“旧事重提”:“会不会是某家长呢?前些天你对他家小孩很严格……这下领导肯定对你有想法了……”大家越聊越忧心忡忡,满脸沮丧。
原本显得“云淡风轻”的我,不禁沉思起来:哎,为什么匿名举报信会弄得大家都垂头丧气呢?既然情况不属实,我也已经解释清楚,为什么伙伴们还如犯错般难过呢?我自己怎么没有遭受很大打击的感觉呢?
分析后我感悟到:原来我和伙伴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想问题的视角。当事件发生后,我关注的是“什么时候让别人产生了误会,以后应该如何避免”,而伙伴们纠结的却是“是谁做的,后果很严重”。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视角去考虑,显然前者更主动而客观,后者更被动而主观,前者更可把控,后者则更容易陷入迷茫。
我由此醒悟:视角,可以决定我们是饱受打击还是经历成长。好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拥有好的心态。
在现实中,许多年轻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一次就郁闷了,被前辈点拨一下就自愧了,被家长要求一回就蒙羞了,甚至有的新教师在教室里被孩子“气”了一下,就甩手回家了……试想,如果经常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你的工作,不受挫不倦怠不自我否定才怪呢!
要知道,初入职场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缺乏整体的实践意识,领导的批评其实是最生动的认知途径;对班级管理缺乏贴切的实践经验,前辈的点拨其实是最有效的技能传授;对孩子的发展缺乏扎实的实践积累,家长的提示其实是最准确的个案资料……我们为何不能从“一切是为了让自己做得更好”的视角出发,换取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批评和指责等一切挫折呢?
我自幼爱好音乐,年轻时也曾经酷酷地在办公室独自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办公。园长看见后从委婉提醒到批评呵斥,再到按违规扣除工资,我对此始终很不屑,因为我认为这是我个人的工作方式。
一天,党支部书记悄悄地把我叫出办公室,让我在门口回望整个房间。视线所及,偌大的办公室里,大家都专注地伏案工作,只有一个同事戴着耳机不停地摇摆着身体——我一下子捕捉到了这个与整个办公氛围不协调的“亮点”。
书记小声发问:“怎么样?”我羞愧地说:“格格不入!格格不入!”
可见,许多易生倦怠的情绪,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周遭缺乏正确认知而产生的。不是吗?职初教师在带班时出现慌张忙乱是正常的,因为“我是新来的”;教研组长时常记挂团队的建设也是应该的,因为“我是大家的”;特级教师在教研引领时产生焦虑也是可能的,因为“我是领头的”。反之,正是因为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谁”,缺乏好的视角,结果顿生挫败之感,时有厌倦之情。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由许多麻烦组成的,人们也都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麻烦中迎来新的一天的。麻烦是助你成长,还是催你消沉,完全与我们所选择的视角有关。我们不可能没有麻烦,但是却可以不徒增烦恼。
但愿我们都能有所改变,学会用好的视角去留住美好的心态,走在蒸蒸日上的职业坦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