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听书】学会这四招,让隐形爸爸猪队友快速回归育儿生活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听书】学会这四招,让隐形爸爸猪队友快速回归育儿生活-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大家好,欢迎来到师讯教育的【听书】栏目——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


今天,来听牟子坤育儿育己——《妈妈的心灵课》 第2讲。

《妈妈的心灵课》解读2:

爸爸究竟起什么作用?


每个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可以说这是个奇迹。这不仅仅是指孩子的孱弱身体从小到大会不断受到疾病和各种意外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心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各种争斗和冲突,只有孩子从各种内心冲突中幸存下来,他才能学会面对现实世界。而人生中内心最活跃、最冲突的两个时期就是青春期和5岁之前的婴幼儿期。温尼科特在《妈妈的心灵课》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孩子进入家庭生活之后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包括与妈妈首次分离、尝试着独立、与爸爸的爱恨情仇以及自己内心的各种冲突等等。

1、爸爸究竟起什么作用?

在小婴儿成长到三岁之前,爸爸对养育婴儿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事实上,爸爸在这个过程中是作为母婴关系背景和陪衬的方式在起作用的。由于爸爸的存在,才构成了孩子世界的整个家。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妈妈要主动把爸爸拉入到孩子世界,经常安排和使唤爸爸做一些与养育孩子有关的工作,比如洗尿布、热奶等辅助性工作。温尼科特认为,爸爸的角色无人能够替代,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与爸爸互动。因为爸爸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作为背景的存在起着以下四个重要作用:


作用1:爸爸要让妈妈身心愉悦


在妈妈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有爸爸经常在家,体贴照顾妈妈,让妈妈时常身心愉悦,妈妈才能用平和安宁的状态养育孩子。


作用2:爸爸要为妈妈养育孩子撑腰


在妈妈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要给予妈妈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持,要为妈妈撑腰,要成为妈妈在孩子生命中所植入的法律和秩序的代言人。


作用3:爸爸要替妈妈接受孩子的恨


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出成熟的面对世界的爱恨情仇,而这种情感不是等孩子长大了一下子就产生出来的,而是在家庭成长中不断锤炼出来的。当孩子慢慢能分清自己和妈妈之后,总是有些恨需要表达,而且孩子的恨往往很强烈,如果这个时候爸爸缺位,孩子就不得不把所有的恨全部投注到妈妈身上。试想一下,孩子是那么依恋妈妈,这个时候却不得不恨妈妈,因为他总得找个人投射自己的恨,这个时候孩子内心就会非常冲突,如果有爸爸在,就能替妈妈承受孩子投射的恨,那么孩子对妈妈就没那么多的罪疚感了。


温尼科特关于孩子的恨说了一句很诗意话,他说“在表达过恨意之后,爱就有了一线希望。”


作用4:爸爸要扮演孩子理想化的对象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总是把父母理想化为无所不能的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巨大意义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在给孩子内心植入了一个成长的目标,牵引着孩子的前行。而孩子对父母这种理想化,最终会内化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更能深层次理解“身教胜于言传”这句话了。

2、孩子是如何尝试与妈妈分离的?


如果断奶是非常直接和强硬的分离,那么在此之前,孩子自己已经不断地在学习如何与妈妈分离了,为了说清楚这一过程,温尼科特创造了两个非常经典的概念——“过渡性客体”和“内在妈妈”,我们经常看到公众号很多推文教导大家和自己的内在父母和解,依托的就是温尼科特的思想。所谓过渡性客体,就是婴儿会找一个独立与妈妈的东西代替妈妈的作用,比如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一个特别依赖的洋娃娃或者别的毛绒玩具,走到哪儿都不离手,即便很脏了,也不允许妈妈清洗,如果妈妈不明缘由地偷偷洗了,那这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因为婴儿依恋的不是那个具体的毛绒玩具,而是毛绒玩具所具有的妈妈般的柔软和气味,洗掉之后就没有孩子熟悉的那种味道了。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性客体,婴儿可以借助过渡性客体尝试着和妈妈进行短暂的分离。而所谓内在妈妈,就是进驻在孩子内心的妈妈形象和感觉,尽管妈妈离开了,这时孩子的内在妈妈仍然能够活跃一阵子,所以孩子能够忍受和妈妈短暂的分离,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这就如同在你非常亲近的人离世后的一段日子里,还总觉着他好像仍然生活在你周围。过渡性客体和内在妈妈会帮助婴儿尝试与妈妈分离,进而不断走向独立。

3、孩子是如何处理内心的冲突的?

在孩子完全融入现实世界之前,孩子内心早就构建了一个想象性的世界,想象性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对孩子来说都是真实的世界。孩子一方面活在想象的世界中,另一方面也必须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但这两个世界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孩子内心所面临的最大冲突。过渡性客体就是孩子活在自己想象性世界的最大证明,因为他把一个物品想象成了妈妈,并赋予了妈妈的特质和气味。


那么,孩子是如何处理这种重大而又持久的冲突的?


温尼科特认为,是游戏在帮助孩子处理内心的冲突,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想象世界中的人物溜出来被看见的过程,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孩子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冲突。玩游戏的过程也是孩子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和谐相处的过程。所以游戏是5岁之前孩子的大部分生活,游戏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发展情感关系的方式和提升社会接触能力的途径。同时,游戏也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世界,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完全是自己说了算的空间。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创造了自己的个性,在我们前面讲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蒙台梭利把儿童的游戏不称作游戏,而是称作工作,就是为了引起成人对儿童游戏的重视,因为儿童通过游戏创造了自我的个性。


孩子非常喜欢玩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好玩,除了上述重要意义外,游戏还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发泄恨意和攻击性的途径,比如我经常看到5岁的孩子用围棋子独自玩敌我对战游戏,如果你能够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游戏的世界里,孩子是非常残忍和凶猛的。另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处理焦虑的心情,如果孩子焦虑的情绪过量,那就会无法依托游戏来处理,而是通过症状来化解,比如强迫性地摩大腿、咬指甲、身体摇摆、撞头、摇头晃脑、吮吸拇指等,这就要引起我们父母的重视了。


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一定会发现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面临着各种困难,只不过我们成人的困难更多存在于现实世界,而孩子的困难更多存在于内在世界。但你不能说存在于内在世界的困难就不是困难,如果这样,那抑郁症患者就不会自杀了,世界上也就不会再有被各种心理疾病折磨的患者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尊重孩子内在成长的困难。孩子表现出很多症状,并不表示孩子不正常,而是孩子必须要面对的困难,事实上,温尼科特在这本书中所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发生在正常家庭的正常孩子身上的,温尼科特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探讨这些正常的事情,是因为他对未来世界寄予了重大希望,他觉得我们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寄托在那些健康而稳定的家庭和个人身上,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正常的家庭和孩子。事实上,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必须面对各种成长的困难,正如温尼科特所说“根本就不存在不流泪的生活”。


这就是今天全部的内容,咱们下次讲述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孩子的成长蕴藏着宇宙的奥秘”。

今天的【牟子坤育儿育己——《妈妈的心灵课》 第二部分】到这里就结束啦。明天牟子坤老师会为大家解读《妈妈的心灵课》第三部分——“孩子的成长蕴藏着宇宙的奥秘”?扫描海报二维码提前了解更多的内容。

【听书】学会这四招,让隐形爸爸猪队友快速回归育儿生活-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听书】学会这四招,让隐形爸爸猪队友快速回归育儿生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听书】学会这四招,让隐形爸爸猪队友快速回归育儿生活-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之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听书】学会这四招,让隐形爸爸猪队友快速回归育儿生活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