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主题墙
主题墙
是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一部分,粗浅地说,“墙”就是在班级的墙面上划出一块区域,可以是一整面墙,也可以是几个小板块,这是根据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定的。
“主题”呢?每所幼儿园制定的主题各有特色,可以从幼儿的发展水平出发,结合季节、节日等墙上张贴布置的内容就是贴合主题的一些东西,如小班上学期第一个主题《我上幼儿园》,第二个主题《秋叶飘飘》,第三、第四……
教师随着主题的进行来更换布置主题墙,每个主题实施的时间大约三到四周,所以主题墙是每三四周要布置一次。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目的何在
我们经常赋予主题墙这样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赋予主题墙这么多意义的同时,它是否发挥了这些作用、价值呢?
为什么单单一个主题墙的创设就花费了教师大半的时间,却又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
幼儿教师在布置幼儿园主题墙时,步入了哪些误区呢?
主题墙成为“花架子”
在主题墙面的创设中,需要注重设计的美感,可是当把“美”作为一个创设重点和评判优劣的标准,那就是走歪了的。
很多教师在创设过程中一味地注重精致、绚丽的视觉效果,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主题墙变成只供欣赏的艺术品。
对于幼儿作品的装饰过度
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是稚嫩的,甚至是不美的,于是教师会“好心”地为它加工装饰,赋予作品很多的“内涵”,但有时加工过头便略显做作。
教师包办代替
上述案例中的主题墙可谓是非常贴切主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精细,立体感、色彩感,可以看出花费教师一番的时间和心血制作。
可是你看得出这是哪个年龄段的班级吗?哪里体现了小班幼儿参与的痕迹呢?就连幼儿可以独立完成的柳条,也因为孩子们搓得不够细致,由教师包办代替。这样的主题墙的确美丽又体现主题,但是这与幼儿何干?
主题墙的创设跟不上课程的实施
主题墙布置是与课程的实施紧密结合的,但是真正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我总结出其中两方面:
教师的“拖延症”与“急性子”
在主题墙的创设中,部分教师往往就是能拖则拖,等到主题快要结束,甚至是最后一天加班加点把内容布置上墙、拍照记录,幼儿往往还没来得及感知墙上出现什么,忙碌的老师们又把这些内容拆下来,因为新的主题就又开始。
另一部分教师则情况相反,他们恨不得在主题开始的前两天就把墙面贴满了,贴的内容从何而来?这两种现象都无法让主题墙与幼儿的活动互动起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又从何体现。
主题墙的完成成为硬性指标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为上述的教师“拖延症”所引起的,领导为了激励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指定日期进行评比。
这就让教师不得不脱离课程实施布置,并为了荣誉一而再再而三地精致、美化主题墙。
幼儿园教师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墙上,相对地花在幼儿生活教育上的精力反倒少,所以怎样才能让教师回归幼儿的真实生活呢?
从教师本身出发,注意方法的改善
回归幼儿作品的本质
墙上所展示的应是孩子们最原始最朴实的思想火花,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由教师随意贴,孩子们的作品直接贴在墙上,不需要教师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打印、装饰,但是它却体现活动记录的真实与自然、幼儿作品的纯真与童稚。
利用家长资源
在学前教育中一直强调着家园共育,在主题墙的创设上 便可以体现,请家长、幼儿和教师一起完成主题墙,并不意味着教师偷懒,把自己的事情分担给别人。
管理者方面改善评判标准
幼儿园主题墙应该是灵活可变的、自然和谐的,追求的不是完美无缺或井井有条,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展现出人作为环境主人的积极价值。
那么,幼儿园目前的主题墙是什么样?
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进行儿童海报的探索、实现主题墙的转变?
身为幼儿园老师的你,是否有过这些疑惑呢?
2022年3月22日(下周二) 19:00-21:00
相约园全直播间
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线上分享
基于深度的思考与研究
重新赋予“主题墙”新的意义
详情见下方海报
↓
本文内容源自孙诗洁,高山仰止,专业风范。诚挚感谢专家老师的思想引领,给予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方向,给幼儿老师点亮专业发展道路的心灯。本文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点亮“在看”一起学习
戳“”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