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 ◆ ◆ ◆ ◆ 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每次回国,我都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 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父母都会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规矩,多点个性!” 有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在聚会场合,父母还要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会的活动,自己在一旁玩手机,父母此时也会说:“我们家很民主,用欧美素质教育的方式带孩子,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少干涉他。” 这种论调很让我困惑: 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连给人打招呼都还要父母教,连一个正常人的交流能力都不具备,谈何素质呢? 荷兰 是一个开放、自由、社会容忍度 很高的国家, 可是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 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 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 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 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会容忍散漫无礼。 言论自由, 也要在没有歧视和对他人人身 及情感没有伤害的前提下。 荷兰的老师不会姑息无理发泄情绪的孩子,而教不好孩子的妈妈也要“培训上岗”。 在荷兰的幼儿园,如果一个小朋友不服从团队安排,不遵守公共场合的基本礼数,被教育几次后不改,老师会根据规定,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孩子还要接受幼儿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治疗。 家长也必须配合,完成让孩子能正常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过程。有时候,家长也要接受培训。如果孩子不幸被确定为“问题儿童”,那就只能去收纳有行为和社交问题孩子的特殊学校了。 我有个荷兰朋友,他4岁的儿子上学前班的第一周,经常破坏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积木,在公共场合到处乱窜,当老师制止他时,他就大哭跺脚,生气毁物。老师马上就叫家长来把孩子领走了。 孩子的妈妈带着孩子去幼儿心理师那里,在候诊的时候,孩子要吃摆在桌子上的巧克力,妈妈对他说:“你只能吃一块哦!”他吃完了一块还要去拿,妈妈就说:“你不能再拿了!”孩子不听,照样拿了就吃。此后孩子照样连续拿了5块巧克力吃,妈妈也重复了5遍“你不能再拿了”,但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没有影响力。 这一切都被幼儿心理师看在眼里,一进诊室,幼儿心理师马上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因为她对孩子完全没有控制力。在进行了行为评估诊断后,幼儿心理师对孩子的妈妈说:“一些当母亲的基本能力你还不具备,所以你必须要学习。你要通过训练取得作为母亲合理管教孩子的资格。” 第一次咨询,幼儿心理师就严格地训练孩子要知道一个场所里的“领导者”是谁,并要服从;如果你自己是“领导者”,那么就要服从社会规则和法律。无理地发泄情绪和不满,是不会被姑息的。 孩子的社交素质,可以通过和大人平等地聊天来得到提高。 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 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 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和相互交流的地方。在一个家庭聚会里,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而当着大人的面不管不顾地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 我先生的家庭是个大家族,孩子众多,每次家庭聚会时少则30多人,多则60多人,总要包个度假村或是大餐厅来搞活动。我们会给孩子们安排他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在绝大多数时间(比如吃饭、下午茶和家庭游戏时),孩子们都必须参与亲人之间的互动。在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没到或大人没有允许之前,他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我先生的表哥一家4口从美国回荷兰探亲,家庭聚会被安排在一家自助餐厅。丈夫家的聚会因为人多,有个传统就是一般吃完一道菜,大家就换个位子,以便和坐得远的亲戚也能聊天。为此,表哥的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14岁,从一开始就被父母打散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都没挨着父母坐,好让他们多和在荷兰的亲友自由交流。 14岁的Brahim当晚想看美国队在世界杯上的比赛,开席前就和他爸爸商量吃饭能否只吃半个小时,球赛开始了就离席去餐厅的电视间看球,不参与聊天。他爸爸马上拒绝:“我也很想看比赛,可是大部分在这里的家人更希望和我们聊天。你可以每隔15分钟起身去看一下比分,两分钟内必须回来。” Brahim没有讨价还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还站起身给大家幽默地声明:“我在以后的30分钟内,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后,我每15分钟会去看一下美国足球队的赛况,如果谁对‘最强大的美国队’的比分感兴趣,举手,我负责给你们更新!” 我坐下来,对面刚好是Brahim10岁的弟弟Armin,还没等我开口,孩子说话了:“蔻蔻,你更喜欢用哪种语言交流,荷兰语还是英语?我知道你肯定更想说中文,可是抱歉我只会用中文说几个菜名。” 接着我们用荷兰语交流,我本想顺着孩子聊聊体育什么的,可是姨妈、表舅和两个姨婆开始聊宗教发展与变革对欧洲现在政体的影响,我怕Armin觉得无聊,可一看,他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一两个问题,再讲讲美国的宗教情况,比我还能聊。 后来我和表嫂聊天:“你们在美国住那么大的房子,家务一定很多吧?”她说:“前几年有点儿累,不过4年前,他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时候,就好了。他们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叠,每周一人打扫一天卫生,一人做两顿晚餐,所以一点儿也不累,因为大家都在共同分担。” 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 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 很多荷兰爸爸和中国妈妈吵架最多的原因就是,爸爸认为孩子应该关上电视专心和父母共进晚餐,孩子吃完饭没经父母允许不能离席,孩子对父母不能有不恭的态度;而妈妈觉得吃个饭随意就好,家里要那么多规矩干嘛,孩子有气不跟我们撒跟谁撒啊。 爸爸认为全家过圣诞节,就算圣诞前夜没睡好,也必须要早起吃家庭传统的圣诞早餐;妈妈则说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吃个饭嘛,取消就算了,反正天天都要吃。欧美人的孩子,并不是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漫无边际的“自由”。 其实这种教养,教导的是一种对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想想看,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就是从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一点一滴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因为这样的孩子在欧美也肯定会被边缘化,无法受到欢迎。素质不是欧美才有,一些价值观和素养是全球共通的。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儿童环境创设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