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幼儿园都流行起“包装之风”:地面铺的是厚厚的地毯,墙上包的是软软的护垫,五彩缤纷的墙饰是教师精心布置的,琳琅满目的玩具是高价购买的,甚至连最平常的桌椅都用高档的进口材料制成。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为孩子创设舒适、温馨的环境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精美、漂亮、安全,会不会让孩子远离自然,无法接受自然的挑战,反而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
据了解,很多国外的幼儿园他们的园舍场地虽小,却有心开辟足够大的“自留地”:孩子用碎石垒成花坛,用饮料罐当花盆,种上花草、蔬菜;活动室被开放式的玩具柜分割成几个区域,摆放着丰富的废旧物品、半成品等材料;屋顶上、墙上全是孩子们的“杰作”;活动室不大,却是多功能的。表面看起来他们好像很“节省”,其实你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处处蕴涵着“一切为了孩子”的良苦用心。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出发点是“使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和谐发展”。因此针对幼儿园的现状,小编认为幼儿园在物质环境创设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摒弃人为、刻意,追求自然
幼儿园造好后,很多人总是挖空心思使幼儿园上“档次”,想方设法让幼儿过上“小资”生活,把“一流的设施”作为办园目标之一。这边铺上漂亮的地砖,那边放一座雕塑,幼儿园大门一定要气派……而事实上,这一切只是大人想要的品位,或是为了应付检查、考核,或者出于接待的需要,根本不考虑是否有利于幼儿园的主人——孩子们的发展需要。
自然的环境最有益于孩子的发展。依笔者之见,幼儿园创设环境应注意挖掘现有的资源,合理安排空闲角落与场地,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物。
例如,户外场地的设置要富有变化,有平地、缓坡、上坑、阶梯、木屋、帐篷、迷宫、树丛等,孩子们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将获得自然而均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提供轮胎、木桩、板条、水管等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物,供幼儿创造组合,以引发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和多元化经验,满足他们身心健康、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需要。
在这点上,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学学日本的做法——跨进幼儿园大门,进入视野的是满眼的沙土地,一片片树林、一块块泥地、一段段树桩……与近乎一尘不染的街景形成鲜明对比,但孩子们喜欢 !
第二、摒弃精美、气派,追求朴素
曾有专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孩子周围的环境过于花花绿绿、热热闹闹,并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成人所想像的美感,不仅不能对孩子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孩子注意的分散。有些过于复杂、美观的布置还会引起幼儿烦躁、不安的情绪以及其他不良行为。
同时,我们也反对“宾馆式”的室内装饰,这个色彩要流行,那个用品要时髦——有这个必要吗 ? 一幅幅凝聚着教师们的智慧,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墙饰,是否一定能够换取等值的回报 ? 教师的注意力应转到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如何让环境说话、为教育服务上。这才是教师在室内环境布置时应该倾注心血精心考虑的内容。
第三、摒弃奢侈、高档,追求价廉物美
“动手动脑”“玩中学”这些字眼我们非常熟悉,这充分说明了给幼儿提供物质材料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摒弃“贪大求洋”、一味追求高档的进口玩具、器具或装饰品的做法,充分利用价廉物美的东西,如,石头、贝壳、鸡毛等,在孩子眼里,它们都是宝贝,变化无穷。
当你要给孩子提供一把“手枪”时,你可以到商店去买,也可以提供废纸、木头、塑料等,让幼儿想办法自制,也许后者更能吸引孩子,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自认为已无可挑剔的“创意”,或许我们应该放弃为了成人的需要而生发出的环境创设的计划,而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去创造真正适宜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