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上午,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育学会承办的“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第二期活动“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在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顺利举行。
“幼有善育”鹏城论坛自10月15日启动以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期论坛活动“看见儿童的区域与材料”结束后,得到广泛教师的一致好评。本期论坛从幼儿园的区域与材料拓展至空间与环境,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线上观看学习人数接近60万。
2021年10月29日,实验幼儿园(集团)各园所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牢记教育使命,回归教育初心,积极组织全体教师线上学习。围绕“儿童成长的空间与环境”这一主题,各部园长带领一线教师立足园本,开拓视野,再次踏上“看见儿童”的学习旅程。
基于本次线上的论坛活动,各园所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着论坛活动提出的三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聚焦“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关注孩子的天性、需要和兴趣,让孩子们能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孩子经验不断地在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改造和重组。
通过聚焦问题,共同研讨,再次掀起一股“看见儿童”的园本研训热潮。各部不仅对论坛活动问题进行研训交流,更立足于各园的空间与环境特色,展开班级问题研讨。系统的提升对幼儿园学习环境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探索。
深圳实验幼儿园百花部通过观看直播,收获关键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混龄游戏时如何做好教师人员分配?
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户外大型器械如何让孩子递进式进行活动?
实验幼儿园侨香部通过论坛活动的三个问题,从幼儿园空间与环境的创设进行深入研讨。教师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和分享,并得出感悟。教师充分支持幼儿的探究。通过聆听幼儿的想法,打造户外场地,提供幼儿喜欢的材料。
结合论坛主题内容“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基于本园所空间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带着问题困惑:
如何定位幼儿园的空间与环境?
如何规划与设计幼儿园的空间与环境?
幼儿如何参与空间与环境的创设?
如何最大化发挥空间与环境的教育价值?
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梳理本园空间与环境的优势与劣势,思考本园空间与环境可优化提升的地方,改善园所空间与环境。
大鹏实验幼儿园结合园本特色组织教研活动,实行通过大、中、小班年级分组,基于幼儿园各年级组现状提出问题并进行研讨
小班组:
如何平衡儿童自主性和安全性?培训后最想做的事情?
中班组:
如何将有限的场地,最大化的发挥其教育价值?
如何合理的把控儿童的兴趣点?接下来该怎么做?
大班组:
怎样在有限的空间给予幼儿更多的可能?最想做的一件事?
在研训中提出问题、设计构思、共构探究使用、调整优化,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看见儿童,追随儿童,支持儿童。
深圳市光明实验幼儿园就如何定位、规划和设计、儿童参与以及最大化发挥价值进行研思,提出问题:
材料从哪里来?有什么作用?
通过学习思考班级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结合本园空间与环境,努力将孩子们的想法变成现实,真正“看见儿童”。
深圳市光明区大第幼儿各年级围绕论坛中提到的三个问题进行交流,儿童如何参与空间与环境的创设,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空间环境的教育价值等,三个年级各自交流分享了研讨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行学苑幼儿中心全体教师针对论坛活动的三个问题,从园所的环境、真实的生活情况以及班级的环境如何去调整等问题,深入研讨并轮番发表了感受和建议。
深圳市福田区中洲滨海幼儿园主要围绕直播中提到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结合视频中机关幼儿园给予的启示以及目前园所情况,会后对班级幼儿进行采访,通过将视角转向儿童,儿童的需要、 儿童的审美、儿童的发展成为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的核心因素。教师能全方位感受到空间与环境带给儿童的价值。
本次我园组织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回顾学习与研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南山机关园在户外场地空间利用及幼儿户外的游戏活动参与。南山机关园的场地较大,但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每个区域的设计具有连通性,如木工坊、裁缝间、扎染房等操作区域很好的形成了一个联动性,幼儿可以自主在空间里进行思考、设计、操作。在户外设备的设计中,也有幼儿参与的痕迹,如大型玩具的双梯组合。从中看到了幼儿园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因地制宜,充分支持儿童的学习。提供的材料和环境有探索性,体现了探究性课程,儿童既是环境的享用者,又是建设者。
通过本次的学习研讨,我也在想如何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得到发展,体现教育价值,可能还需要从以幼儿为主体去思考,让幼儿自己做主,自主游戏。如李敏谊副教授所说,考虑空间与环境能支持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合作性,体现对话性、叙事性、游戏化、回应性、支架性等特点。
——庄文珊
此次鹏城论坛的主题是“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在观看过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园长的讲话和第一视角游园视频后,老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讨论。以水发局长提出的“灵魂三问”为线索,老师们抒发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首先,老师们认为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南山区幼儿园硬件丰富有层次,场地开阔且区域划分得当能够给孩子提供非常多的选择,而且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幼儿探索的自主性。但是老师们在看到了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疑惑,比如:在如此大的场地中孩子进行多样游戏的同时如何保证幼儿的安全。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深度学习,根据幼儿的不同的年龄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学习结束后,老师们对于自己回班级后有许多的想法,有的老师认为需要丰富户外场地材料,有的老师认为需要为幼儿提供支架引导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构建经验,让幼儿能够在足够的辅助下自主进行探索、冒险。
幼儿的成长需要为他们创造丰富的环境和有层次的空间,为他们提供多类型的选择,让他们新奇每一天的游戏,去探索和冒险!
——谭楚涵
通过鹏程论坛第二期“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的学习,让我们更清晰的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基于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教育环境。引导教师提供适宜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互动中,积极地相互作用中下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
——何利福
这次学习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在空间利用方面,我们可以将班级的墙面和柜子进行一个最大化的空间利用。从教育角度出发,可以做一些可操作性的真环境。同时还可以集思广益,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中。在材料方面,我们可以准备多元化的素材,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文文化,也可以结合园里的实际情况,增加自然元素,将环境教育最大化。
——大班组
儿童既是环境的享用者,又是环境的建设者,结合此次学习,我会与班级老师会结合实际梳理出班级空间环境的优势、不足及改进方向并列出清单。在环境创设中赋予幼儿话语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多体现孩子的学习痕迹,这样创设出来环境会因为有了孩子的参与变得生动可爱,有了孩子的融入更显得生机勃勃。
正如李敏谊教授在论坛中所说,“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更重要的是聆听儿童、赋权儿童。”无论是区域材料的投放还是环境的创设,“看见儿童”不能仅是一句口号,更应是每一位教师内化于心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会努力做到基于儿童的立场,儿童共同参与,追随儿童的声音,读懂儿童的需要,支持儿童的发展。
——林静纯
通过学习《“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专题论坛,引发我对教育的更多思考。在环境布置以及空间利用上将以儿童的视角出发,创设利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环境,尊重孩子的意见,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发现一切可利用的物品和教育契机。比如:在废旧物品淘汰时,可以将物品分割保留可利用的部分,寻找适合它的场地,这样就有了一个新的玩具。好比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下自然生长,可以像艺术家一样表征,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发现,从而做到真正的“看见、倾听、读懂”。
——肖平
“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通过学习明确了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天性、需要和兴趣,让孩子们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让他们的经验不断的在环境交换过程中改造重组。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园所应该结合自身的空间、资源以及孩子发展特点等,打造适宜孩子游戏、学习的,真实、生活化且具有特色的环境。而当园所空间、资源受限时我们应该结合园所特点打造小而精、少而优的教育环境并赋予环境教育价值。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双发现幼儿园教育空间的眼睛,并要学会聆听儿童、赋权儿童,和孩子共同创设教育环境。
——文珂
观看幼有善育,鹏程论坛第二期“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学习中,看到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在园本经验和思考中,将视角转向儿童,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审美、儿童的发展成为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的核心因素。一个基于儿童立场、邀请儿童共同参与、赋予孩子话语权以及思考的能力,参与权和决策权,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
学习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不仅是对“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的诠释,还有园长提到解·行动方案中实践的五大特点“既亲近自然又重视人文”,教授提到的瑞吉欧教育中,都应基于自然与人文之下的课程体系、环境创设,更是我们应该学习以及思考的地方,扎根文化、拥抱未来。
——陈舒琪
第二期“幼有善育”鹏程论坛圆满结束,但“看见儿童”之旅仍在继续。看见儿童,助力成长,朝着幼有善育的终点不断探索前行。深圳实验幼儿园(集团)以此为教师互促共研的契机,继续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看见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发展,意识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营造良好的共育环境。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