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深圳市杨梅名师工作室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TQ4NTMyNw==&mid=2247485247&idx=1&sn=072eb3f8b92f9c54172ebf184d1f549c
本栏目由深圳实验幼儿园热爱心理学研究的37名教师撰写提供,旨在从心理学的深层次探究中,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灵之钥”,希望你也能与我们一起通过思考,打开幼儿心理的那扇秘密之门,对幼儿教育有新的洞见。
【第十一期】
进入大班的下学期,大多数孩子们都可以做到集体活动时,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前先举手。但是A很少举手回答,当他知道答案时便不等别人举手就直接说出答案。不论集体还是户外、提问还是排队,一定抢在第一个。当被其他孩子劝阻时,A的行为反而愈加剧烈。我奇怪的问A为什么不举手呢?A回答 “我全部会呀,我就是想说。”
一次户外活动在玩扭扭车时,A一直呆在我身边,一会儿摸摸我的衣服,一会儿又对路过的小朋友说话,当别人邀请他的时候,又说“不去”。我问他,为什么不去玩扭扭车呢?他把头转到一边说“我不想玩。”于是我开始和他聊天,我观察到他多次看着扭扭车上笑的很大声的小朋友,就问他“是不是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呢?”他摇摇头没有说话。我继续问,那你在班上最喜欢谁?他说“我喜欢B。”“为什么呢?”“因为B懂得好多东西,每次回答都能得到表扬,小朋友都喜欢他。”
从A的表现和话语当中,我能感受到A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及同伴的认可和称赞。但是,大班的孩子应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做到在集体中遵守集体的规则。所以,当他抢答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回应,从而更加的希望表现自己,得到他人的关注。同时,我了解到A小时候,家里的爸爸妈妈及四位老人都十分关注他,但是因为弟弟的降生,长辈们的关注力更多的转移到了弟弟的身上,所以在家里面A也会以不断表现自己的方式赢得家长的关注。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词叫做“同胞竞争”,意思是当年龄稍小的弟妹出生后,家里的大宝会出现一些行为或情绪上的变化。A因为弟弟的出生,家里大人关注的转移,让他的内心越发的希望被关注、被认可,这样的心情也被带到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之中。虽然,愿意表现自己是自信、大方的表现,但是,以抢答和争第一等引起关注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显然不能得到同伴的认可。
一,A的家长需要了解A真实的需要是通过关注获取价值感及归属感。因此,作为二胎家庭的父母,A的家长应该予以两个宝贝同等的关爱和关注,不能因为二宝的出生就忽视了大宝的情绪状态,当出现问题时更多的沟通和倾听,每天抽出更多的有效时间来陪伴A。
二,A的家长可以鼓励A参与到照顾弟弟的过程中来,并且肯定和鼓励他做的好的地方,让他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并且有当大哥哥的责任感和胜任感,树立A的哥哥的榜样形象。
三,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在幼儿园针对A的行为就事论事,及时鼓励和表扬他正确表达的方式。在自由活动时,可以与他进行单独私密的聊天、拥抱,让他感受到亲密感。
四,幼儿园的老师还可以给A提供一些表现的机会,激发他良好的自我表现欲,例如通过“当小老师”等活动满足他,通过这种榜样的荣誉感引导他如何在规则范围内表现、表达自我。
嘉宾简介
作者:夏侯若泠
责编:欧欧
我的孩子有恋物癖吗?—从“依恋”到“独立” | 儿童心理解读室
孩子入园后不说话,怎么办?| 儿童心理解读室
图片来源:花瓣网
https://huaban.com/pins/73985063/
https://huaban.com/pins/3945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