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中大班孩子返园一周了,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仍然没有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有些孩子周末回家又恢复了假期里一样的情况:
每天晚上玩的不睡觉,早上八、九点赖床不起,吃完饭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零食、饮料张口就来。
爸妈又开始发愁了:周一怎么办?是不是又该哭闹了?
别担心,下面四个小妙招,帮孩子收起玩心,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节奏。园长们可以将本节内容转给中大班家长听。
孩子的成长需要仪式感。
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都可以借助一些有意义的仪式来帮孩子进行记录,一是留下成长的痕迹,二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知道这个新学期自己会有新的收获。
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为新学期的第一周做个总结,比如通过画画或录视频的方式,一起回忆新学期升班第一周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把最有趣、最开心或者最难过的事情画出来或说出来,分享自己在升班后的感受。
家长针对孩子第一周的表现给出一个评价,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认可和表扬,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希望。做完后可以把画本或视频珍藏起来,或者放入孩子的成长档案里,作为孩子成长之路的一个见证。
在仪式过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协商时间安排。比如以后每天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可以给孩子两个选项,让孩子自己选择,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摁上彩色手印。
定好之后全家都要遵守,哪怕是周末都要坚持按照这个作息时间进行,这一点家长尤其要做好表率。
有些孩子早上起床困难,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好时间,因为孩子小还不能认识抽象的时间,所以家长要借助具体实物,比如当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时我们要上床了,指向几时我们要讲故事,指向几时就该睡觉了等等。
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她喜欢的小闹钟,定好早上起床的铃声;或者在早上放一首温柔的轻音乐,帮助孩子从睡梦中醒来。
很多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往往都是家长代劳,其实,让孩子自己动手不但可以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的独立自理能力。
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准备,家长负责给出建议就好;能力弱的孩子刚开始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进行,过程中注意教给孩子一些方法,比如衣服放哪里呀,怎么叠呀,水壶怎么放等等,等孩子熟悉了家长再放手。
还可以带孩子一起,给自己的物品做上孩子喜欢的标记,防止跟别的小朋友拿混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对新一周的入园充满期待。
开学伊始,不少孩子还不能适应新的节奏,身体也会感觉疲劳,一个周末又回到了假期那种无节奏的生活,要么早饭不想吃,晚饭吃得多,要么零食、饮料不断,这些,都有可能在新的一周再次引发孩子的入园焦虑。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即便周末在家里也要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合理搭配,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比如蔬菜、水果,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严格控制油炸食品。
在其他方面,家长可以带孩子在起床后散散步、做做操,增加孩子抵抗力;适量的体育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跳绳等,也是解除疲劳的好办法,在运动之后,用空心拳头轻轻敲打手臂、双肩及小腿、大腿,通过按摩使肌肉放松,避免出现肌肉酸痛问题。
此外,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使得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有效帮助孩子消除疲劳,但要注意水温,不要烫伤孩子。
新的一周开始,肯定有不少孩子又开始抵触去幼儿园,请家长不要过多批评和指责,一定要多陪伴、多鼓励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允许他们多一些调整的时间,相信孩子一定很快就会适应的。
除了以上方法和策略,我们还有全套的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指导手册,帮助园长们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三位一体解决孩子、家长的入园焦虑问题。
这套指导手册有理论,有方法,有案例,有工具。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拿来就用,用就有效。
点击了解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