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在幼儿园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的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D0568(2013)27�D0181-02   这两年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通过网络、书店、《东方娃娃》等杂志开始了解到一种新型的儿童读物�D�D图画书()。它贴近孩子真正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让成人关注到了以前所忽视的孩子的另一面,连不认识字的孩子都能读懂。作为幼教工作者,审视我们现有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素材,发现许多的教学素材是延用了十几年的,这些教学素材有的说教味太浓,有的缺乏时代的意义,有的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图画书的出现正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更为适合的教学素材。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和几位教师于去年一起加入了本园的《图画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通过一些学习、交流、课堂实践,对图画书的课堂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打破原有观念,回归阅读之路

  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在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原有语言活动中“图片为理解学习服务“的观念,要重视孩子对图画书连贯完整的阅读。

  1.发现的潜在节奏,避免跳跃阅读。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但还有一些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遇到此类图画书的教学,在活动设计中不能忽视它潜在的节奏。如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有两位老师分别在中班进行了阅读教学。他们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A老师将该从封面到封底做成连贯的ppt,和孩子们在笑声中度过了20多分钟。B老师先将“母鸡散步”的画面全拿出来,观察、讲述,在制造了紧张的氛围后,再让幼儿观看“狐狸倒霉”的片断。

  A老师的课堂教学很朴实,在连续的阅读中,孩子们感受到该两拍子似的重复故事,始终处于快乐的阅读状态。B老师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是花了一定心思思考和设计的,活动中孩子们也能较好地参与讨论、阅读,但缺少了A老师课堂上的那份快乐,缺少了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因此,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图片教学,可随意地将某一图片先理解。更不能为了追求方式手段,而忽略了内容的连续性,因此没有发现一些是有潜在节奏的。

  2.忽略的文字叙述,拓展阅读内容。一本能讲三个故事,文字讲一个,图画讲一个,文字和图画一起讲一个。作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认识汉字,他们阅读图画书,更多的应让图画讲故事。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师往往抛弃不了图画书中的文字叙述。如《国王生病了》这一图画书,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国王去打球了,王子会说些什么?”“王后在旁边看见了,心里会想些什么?”……(老师的目的是让还是在逐渐熟悉该的故事叙述内容)一堂活动,孩子们就在老师几十个提问中“阅读”完了该,结果是老师累(要记下许多的提问)、孩子累(老被老师牵着、听课的累(不知如何记录听课内容)。

  其实,该的内容完全可以让孩子阅读、讲述。他们讲述不到文字表述的内容,但他们所感受到的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一定比原文更为丰富。在的课堂教学中,要忽略中的文字叙述,让孩子自由地阅读表述,这样不但孩子阅读有兴趣,而且他们所表达的一定比成人所设计的故事更为精彩。

  二、打开阅读之路,课堂快乐教学。

  1.前置主要内容,扫除阅读障碍。一本二三十页的中有着太多的阅读内容,对于不认识汉字的学龄前儿童来说,有时阅读是有一定的障碍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中要将一些主要的内容前置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完整地阅读。

  例一:《我的幸运一天》一只小猪所做的最倒霉的事情,莫过于误敲了狐狸的门,而一只饥饿的狐狸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一打开门,看见一只胖嘟嘟的小猪站在门外。到底是谁的幸运日呢?孩子们在听与看的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感受着浓浓的喜剧氛围。在活动的设计中,让笔者最感到困难的是这本图画书内容较多,通过短短的30多分钟让全班幼儿一起阅读,可能一些细节画面阅读不到。考虑再三,笔者决定将图画书中的主要情节前置理解,最后再完整阅读。孩子们在观察、理解、体验了“狐狸为吃到美味的小猪而忙碌”的故事情节后,再完整阅读整本图画书后,没有的阅读的障碍,活动的氛围自然很好。

  例二:《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表达爱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喔,我可猜不出来。”……这其实不过是临睡前一对母(父)子最平常不过的情景与对话了。但作品借助两只兔子之口,把生命中最原始的母(父)子之情浓缩于短短的故事与画面之中,让每个读过故事的人心中都涌起一份感动……这样一个美好的作品,如果只让孩子用短短的25分钟来体验,实在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中有三点尝试:①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特点,对故事内容(对话)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使故事语言更适合孩子理解与表达。②在PPT故事画面的展示中进行筛选,选取了原作品的一部分画面及内容。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本活动的容量,又为孩子们以后的自我阅读留下无限的空间。③借助作品,在“感受对话�D�D模仿对话�D�D想象表达”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爱描述了出来。传递了“有爱就要表达”的美好心声!

  例一和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将的完整阅读放在了集体活动中,后者放在了课后的自我阅读中。但他们都将图画书中的主要(重点)内容前置理解,为孩子的阅读扫除了障碍。因此,图画书的课堂教学不一定是集体的理解阅读一本书,有时集体的阅读只是孩子阅读某一的一个前置活动。

  2.安排适当的提问,推动阅读进程。一堂集体教学活动,总是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在图画书的教学中,对于提问的设计笔者有两点心得:一是不要总问“为什么”;二是设计的提问不要太细碎,要考虑整体的阅读经验。因为“书里有哪些小动物?”“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为什么小猪生气了”……这些见缝插针的问题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想想看当你专心致志地读一本书时,总有人问问题你还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吗?在问题的设计上,尽量从该的整体理解出发,而不要只注重某一页,某一画面提出一些细小零碎的问题。

  例如,在《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教学中,在连续阅读到“大老虎踢飞小老鼠城堡”内容后提出“你觉得这两位朋友间相处得怎么样?”“小老鼠总是怎么说的?”“大老虎总是怎么说的?”而没有提“看,小老鼠搭的城堡怎么样?城堡上站着的士兵是谁?”等具体的理解画面的问题(这些细小的内容在以后的饿阅读中孩子自然能感受到)。

  在图画书的阅读中笔者一般还会设计这些一些问题:“你看明白这本书了吗?谁愿意来说一说!”“看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样一些问题都是在图画书整体阅读后提出的。在的阅读中,要重视孩子阅读后的情感交流、认知表达。

  三、提供交流的平台,体验阅读的快乐

  1.重视课后阅读。引导儿童阅读的过程,并不是单纯“读”的过程,也不是“大人�D孩子”的单向指导过程,而是“选择�D阅读�D反应�D再选择�D再阅读……”的循环历程,这是英国儿童阅读专家钱伯斯提出的“阅读循环圈”理论。事实上,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一个教学活动就能让孩子们完全阅读完一本的。因此,在每次的课堂集体阅读后,我们都会将该投入班级的图书阅读区,让孩子们进一步地进行阅读。

  2.多种形式体验内容。对于的更深感受,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后的再次阅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让孩子体验的内容。如阅读完《我的幸运一天》后,将狐狸和小猪的头饰投入表演区,提供一些道具,让孩子体验小猪和狐狸的故事。在观察中,我们会感受到孩子们不但能表演出图画书中的对话情节,还创造出了更多的后续故事。又如《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一,“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又来了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天哪!”连接该的结尾,我们在课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老鼠、老虎和犀牛间的故事,既拓展了图画书的内容,又体验了创作的快乐。

【在幼儿园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的策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在幼儿园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的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