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土教育的第733篇文章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来自Sue
作者:Sue. 一土创校团队核心成员,大土豆一枚。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回看这个始料未及的庚子年,注定会成为当下每个人对这个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时代周刊》对这一年下了个很重的评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失去、崩溃、离别、恐慌……包裹着这一年,人类也似乎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许多人说,活过了2020,就是非常珍贵的。
也是在这一年,教育史无前例地被焦虑所裹挟。因为疫情,上半年,全国的校园变得寂静无声,小学生们过完了寒假直接过暑假;这一年,通往未来的道路似乎也多有波折,疫情、洪水,都给高考的考生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一年,青春的告别略显匆忙,原本热闹的毕业季也只能在云端完成。
即便是在如此暗淡的一年,我依然能看到许多明亮与温暖的东西,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希望这些,能让我们带着希望与期冀,进入新的一年。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直面真实的社会,并从中学习和反思
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并迅速席卷全世界,一株小小的病毒,就这样彻底搅乱、甚至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人类似乎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而我们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成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而在另一个维度,这次疫情,也给教育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让教育与真实世界紧密连接。这场继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后再次蔓延全球的健康危机,给身处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大课。
换言之,我们如何一起直面危机,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何看到政府、医护人员,乃至每一个真实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如何去区别善良与丑陋、正义与投机,都将对孩子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与改变。
在一土,老师带着孩子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围绕疫情,落地了一个完整的公共安全与卫生课程,从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到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以及在这个艰难时刻,我们如何传递和分享爱。
小学高年级的老师,则是更进一步,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套关于病毒的通识教育,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病毒,病毒的来源和如何预防,更重要的是,去学会如何基于科学的统计和独立辩证的思考,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站在历史的人类文明的维度,去思考疫情背后的原因,人类与病毒、疫情,甚至自然的关系,并从平凡人的抗疫故事中,去理解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勇气。《是时候颠覆下网课的温度与高度了》
▲三年级“小土豆”的“抗疫”漫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六年级的孩子则是尽显大孩子本色,出品《防疫手册》,这设计和画风,简直太赞了!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与我们一样,将疫情变为最佳的学习机会的学校还有很多。最近,收到了上海筑桥实验小学寄来的《筑小桥新冠生活史》,这本完全由孩子们编撰的册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孩子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的生活做了一次详实的记录,包括孩子们如何看待病毒、有什么疑问和困惑、对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种事情又有怎样的思考与理解。
里面没有深奥的理论,有的是孩子们此时此刻最深刻、最质朴的感受、思考和行动。“这些充满童年的好奇、懵懂、天真,和烟火气的记录,藏着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细节和下一个时代的开端和雏形。” 筑桥小学课程总监郑腾飞这样评价这本孩子们原创的册子。
我一直觉得,去亲历、感受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好的学习。相信,这些儿童视角的记录与发现,这些置于真实场景和真实问题下的学习,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一个孩子的启发,都会成为这个不平凡的2020带给孩子的最宝贵的礼物。
在今年之前,我从来不曾设想过小学的课堂竟然可以全部转到线上,因为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在真实场景的连接和关系的构建,特别是在学校教育阶段。
今年上半年,面对被疫情“无限拖延”的返校日期,直播科技就这样在猝不及防的当口,强势进入了教育的第一现场。老师们被迫迅速变身“网络主播”,所有的课堂都变成了线上课堂。上个学期,仅仅一土小学部老师们,就完成了共计10000多节网课。
对每个老师来说,隔屏教学的挑战可想而知。如何在有限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好的体验和课程设计,最大化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同时还要达到各年级的学科目标,成为老师们每天的教研重点。但不到1个月,老师们就从最开始的惶恐与焦虑,变得游刃有余,线上课堂竟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隔着屏幕,原本预想着很难发生多人进行的讨论。但有一次线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抛出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回应。这个问题被一个同学接到了,A同学抛出问题,B同学接到了,然后C又回应了B的想法。
大概有八九个同学就A同学抛出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每一个孩子都准确的接到了对方抛过来的球。整个对话讨论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任何的插话抢话,以及混乱的情况。每一个新加入进来的人同学都是紧接着上一个人同学的对话进行传递的,就这样的一个瞬间,让我一下子就特别的感动。
就像我们说,春天看到那个小竹笋破土而出,就像看到小竹笋在春天破土而出的那个瞬间一样感动。然后呢,小竹笋长成了竹子,竹子在雨后,静悄悄的拔节……就是那个瞬间,我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拔节”,就是那个瞬间,我听到了那个声音,那个思维拔节的声音。
▲ 小土豆们在上线上直播课
事实上,这样的课堂在一土的线上课中屡见不鲜,老师和孩子们熟练地操作着Zoom界面中的各种功能,在分组讨论、有序发言、留言板上点评反馈、独立或共同完成探究人物和学科项目中,依然实现了真实课堂中高效的交互和共学。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熟练掌握了电脑,并通过互联网去完成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
因为线上课,孩子们接触电脑和屏幕的时间较以前大大增加,在家长们普遍担心孩子视力问题,集体控诉网课的弊端,以及抱怨课堂时间大大减少的时候,我更多看到的是这群10后的孩子们,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已经开始善用互联网,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学习,甚至,自主完成了从知识输入、到内化,到最后输出的学习闭环,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效。(点击链接查看→《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建了一个“博物馆”》)
▲ 三年级数字博物馆线上发布会
不得不说,今年的疫情,让我看到了科技对教育的推动与改变。虽然科技不能取代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难以实现孩子在真实世界的社交需求,但科技可以让连接超越物理时空,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学习的边界,未来也注定将改变教育的图景。
从今年5月底,一个完全由四年级小土豆们发起和主导、学校提供平台、老师负责组织、家长提供指导的公益行动—银杏联盟99公益,在一土悄然展开,并迅速笼络了许多其他年级的小土豆一起参与。
孩子们希望通过线上义卖市集、《小土豆开讲啦!》公益讲座等募款方式,首先帮助一所在疫情中受到严重影响的幼儿园度过难关,并希望在未来更长久的时间,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个人或组织。
▲ 小土豆们做的立体书
▲ 小土豆们设计的T恤
感谢家长们的慷慨“打赏”,不到3个月的时间,孩子们便实现了给幼儿园募款9999的目标。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小土豆们都变身各个领域的专家(昆虫学家、航天专家、历史学家、讲故事小能手等等),和艺术家,真正体会了如何在艰难时刻,用自己的行动去参与改变。
所以,也许我们要感谢这个不平凡的一年,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场景下,真正理解了学习的内涵与外延:学习不仅仅是只发生在物理空间的课堂,更不是只是书本上和考卷上的那些知识,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学习的外延与边界不是止于考试中的那些知识点,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与同理心,并能思考和尝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他们探究更多未知的世界,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如此看来,伴随这次疫情而来的每个“意外”,以及可能被疫情改变的世界,都成为了孩子们磨练自主学习,应对变化的能力,并实现终身学习的契机。
不得不承认,这一年, 从鸡娃,到内卷化,从“寒门难出贵子”到“教育就是为了阶级分层的”,所有关于教育的讨论似乎都逃避不了急剧增加的焦虑感。
因为这些焦虑感,导致了教育场域中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扭曲,并直接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悲剧一个接着一个。在整个“淘汰”的生态中,教育的目的与意义越来越被窄化和功利化,而这场围绕教育的军备竞赛也愈演越烈。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我看到的是来自中国教育领域的教育前辈和教育大家对“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对人的关注”的疾呼、呐喊,和激烈的讨论。
今年下半年,各种围绕教育的论坛与活动此起彼伏,但核心讨论的主题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样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真正做到“育人为本”,让教育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与幸福人生,营造教育新生态,不要让教育被异化为阶级逆袭的杠杆。
11月末,一土作为唯一一个学校代表,受邀参加了博鳌教育论坛,与另外五家创新学习社区的代表一起,共同呼吁,走向“儿童友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化社会”,并共同发布了《儿童友好型学习社区宣言》。未来已来,改变势在必行,评价的指挥棒也必会逐渐指向对未来人才多元的需求与核心能力的构建上。
这个改变的关键,其实是我们成人,是我们如何去相信与看见孩子,如何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并与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这些年在一土,我们一直在做的,总结起来,就是在重构关系,希望能通过落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来构建一个成全式的教育生态,让每一个孩子、成人都能在一个安全和赋能的场域中,看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并活出最好的自己。哪怕只是在现在这个小系统里实现,也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上个月的一个周六我在成都出差,正赶上一土家长线上读书会的第一期。从晚上9:45到深夜11:45,近100位一土家长和一诺一起,在Zoom的会议室里,围绕着一本名为《家庭的觉醒》的书,畅聊自己在家庭养育与自我觉察中的发现与思考。
看着热闹的Zoom屏幕,一位正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的妈妈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莫名的感动。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知的未来,很欣喜的是,在我们这个小社区里,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依然充满定力,关照自己的内心,在亲子养育与陪伴的过程中,选择看见自己、看见当下,看见孩子。
感谢2020,至少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我看到了教育中更多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正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我们每天都在走进的未来,和在这个未来中的“成功”。放下成人的期待,拥抱变化,相信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偶尔留言,哪怕跟我们say个hi~
? 时不时点一下”在看“和”赞“,或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土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