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土教育的第554篇文章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一土空间(ID: etuspace)
一、数学对于孩子真的挺难的
说到无数人的学科噩梦,数学课是当之无愧的NO.1。数学难,难于不好理解,难于它需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甚至是推理演算的能力;数学难,难在于当下主流教育学方式,强调大量且重复的刷题训练,为考试而学习,为成绩而学习,让孩子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所以当孩子面对数学作业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理解他们,数学真的挺难的!
二、所有的学习问题源于关系
孩子不喜欢一门学科,往往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与这门课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一土,我们经常强调所有的学习问题都来源于关系,当孩子可以与他的老师、同学建立好的关系,再遇到一个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慢慢走入知识殿堂的老师,往往学习就不是一件难事。
▲章鱼老师的课堂
反之当他面对的是不接纳的环境,与周围的同学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竞争关系时,他对所学的学科也无法建立应有的正面联系,长久下来才会厌恶一个学科。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在一土发现可以激发孩子内驱力的课堂需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孩子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
学科是有趣的,不是可怕的
-
是与他所能理解的事物或生活相关的
-
是可以得到及时的成就感的(而不是中长期的成就)
2.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
教师对孩子是完全接纳的,不是拒绝的、否定的
-
教师是可以建立公平有效的规则的人
-
教师是有料且有趣的人
▲凳子老师为孩子发放结课证书
3.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
与同伴是合作关系,不是竞争关系
-
需要共同面对输赢,不设刻板印象
-
尊重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理解他不擅长的方面
三、让孩子爆发内驱力的课堂
在我们的数学课上经常可以听到孩子兴奋的尖叫,在这里解决问题是快乐的、主动的,孩子会说“今天真高兴,我好好的用了我的脑子!”。
老师们用最自然、最让孩子感兴趣、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孩子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享受数学。在这里,各类有趣的纸牌、骰子等游戏贯穿数学学习全过程,我们鼓励孩子让他动手、动脑参与,不要怕犯错,要敢于尝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数学思维。
▲游戏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数学课上,沉迷于数学游戏的孩子几乎只有两个表情:认真思考+哈哈大笑。这是如何做到的?因为空间里的孩子们目标非常清晰,我要打败大章鱼!这个时候如果你跟孩子说:“学好数学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我想孩子应该无动于衷吧,这个目标距离他们太遥远了,对他们来说完全无感,不如打败大章鱼来的实际。那怎么才能打败大章鱼?你必须要掌握游戏中的这些和那些数学知识,并熟练运用它,才有可能打败大章鱼。
大胆尝试,不要怕错。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不会做怎么办?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别怕!试试看!你看这样行不行?不行?那样行不行?好像可以啊!你看这个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正如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的问题一样,别怕,我们先试试,然后再优化它。至于每一个更复杂的大问题,其实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组成的,将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面对小问题勇敢尝试,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数学课希望传递的数学思维,也是生活中的锦囊妙计。
鼓励多样性的求解。当问题得到解决,思考就可以停止了吗?当然不,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同样的问题总是有多种解决办法,然后在这多种解决办法中你是不是可以找到最优解?
1、强调动手游戏。在数学课堂上,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参与到游戏中,当他们被老师提问,不是要规规矩矩的站起来回答问题,而是需要他们动起来去发牌或者摆棋子。在动手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要学会自己总结规律特点,例如数字可以代表什么、什么场合下可以用这些道具做什么。
▲包子老师(右1)与学生做数学游戏
2、强调动脑思考。老师们非常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开放性与多样性,例如当我们要计算8+7=?时,15这个答案是最不重要的。如何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推断出这个结果的过程,才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来看,如果你在学校中已经学习过“凑十法”,那你可以把7分成2和5,这时2+8=10,10+5=15。好了答案有了,问题就结束了吗?不,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呢。既然7可以拆,8是不是也可以拆呢?
如果小朋友没有学过凑十法,没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数数,最暴力的办法,我们从7往上再数8个数,也可以得到15这个答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还可以从8往上数7个数,然后你发现,诶?这样还可以少数一个数,好像比刚才更方便一点。
▲汤圆老师听取孩子的解题思路
还有没有更厉害的办法,有个小朋友说,我知道8+8=16,那8+7不就是16-1吗!这个想法真是太厉害了,这不就是由已知推演到未知,一个标准的演绎过程吗。
这就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数学思维。
▲课堂上的章鱼老师
3、引导追本溯源。数学课程注重真正的理解而非机械性计算。我们在解决简单问题和深度思考时运用的大脑区域是不同的,这是有研究证实过的,所以当我们习惯了总是用机械记忆去解决问题,那我们面对更为复杂需要深度的思考的问题时,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很难沉下心思考。而且依靠记忆学习还有一个隐患,如果你“忘了”怎么办?所以任何我们不知道要怎么解决的问题,都是往回倒,一直回到定义,回到我们已知的东西,然后推理。只有对问题真正理解了,才会以多样和开放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学会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得到结果的深度思考,比结果重要的多。
▲课堂上的凳子老师
4、好的课堂氛围。什么是好的课堂氛围,看看课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知道了。数学课的所有老师和孩子们的关系都非常亲密,在孩子们眼中,他们是老师,更是大朋友,脾气最好的“包子”老师,下课后时常被孩子们“哈哈哈”地追着“欺负”;每位老师来源于生活的自然名,让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章鱼老师、凳子老师、汤圆老师、包子老师……。当我们学习新的数学概念需要举例时,老师通常会把问题包装成孩子和自己的小故事,这样又能给孩子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对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兴趣。比如包子老师会在学前班的数学课上,举吃包子的例子,帮助孩子理解数量的概念;章鱼老师在讲速度的概念时,会随口讲一个数字追赶章鱼的故事。
5、注重课程设计难度。问题太难,打击孩子们的信心,问题太简单,又没有成就感。所以每次学习的内容都是老师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耗费大量精力,精心设计的有难度阶梯的课程,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小故事等方式,想一想,动手做一做,自己想办法解决掉,从而获得成就感。这时孩子发现原来动脑是有用的,成就感也是激发他再学习的动力之一。
四、跨过千山万水的数学课来到你身边
近期因受疫情影响,我们尝试了线上小班制教学。没有了线下强互动的优势,在开通线上课前,我们还有些担心孩子的注意力能否集中,但几节课下来,家长和孩子的反馈完全打消了我们的顾虑。
鉴于孩子和家长对近期的线上小班制数学课的良好反馈,我们特别策划推出了900元“疫情特别周课4课时”,一周内上完4节课。
这次线上特别周课,我们也安排了深受学生喜爱的两位老师“凳子老师”和“章鱼老师”特别授课。
凳子老师
-
Funmath创始人,课程研发与设计师,任课教师
-
2000年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
-
本硕期间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
曾在百度从事计算广告和推荐系统研发管理工作
章鱼老师
-
Funmath 创始人,课程研发与设计师,任课教师
-
1999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省第一名
-
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
-
曾在美国华尔街从事金融量化模型和交易工作
2月28日即刻起开放报名。为保证教学质量,确保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个孩子,我们将采取小班制授课,6人成班,每个班级最多8人,成班即可开始上课。现在报名即可享受拼团优惠,2人成团。成功邀请好友报名,您和好友各得50元优惠。
五、一土空间直播:数学线上讲座
还想深入了解一土空间的数学课?机会来了!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感受数学魅力,享受数学乐趣。下周三(3月4日)晚20:00 ,我们邀请到数学老师“凳子”和“章鱼”,连同他们的【情怀】和【理念】来到一土直播间,与家长们聊聊他们是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的。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从简单的计算、图形比例到公式代入换算等等,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当孩子开始接触到数学,首先感受到的是学习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的乐趣,而不是可怕的数字计算带来的心理负担,那么数学这门学科也将在往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带给他们无尽的帮助与快乐。当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去感受、理解、找到答案时,那种立马涌上心头的成就感就是继续学下去的动力之一。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线上课程及免费家长直播课
读更多数学相关文章,后台对话框回复「数学」。
– END –
读更多数学相关文章,后台对话框回复「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