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讲述了五个幼儿园的小伙伴。为了到医院去探望病危的洋武,五个孩子一起踏上了冒险的旅行。最感人的一幕是康娜在洋武医院病房里排演幼儿园毕园式的场景:入场、赠言、毕园歌、毕园生发言,康娜的那段充满感情的毕业生发言,深深地触及了人心底最柔软的情感,小小生命诠释了对生命的赞许: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幼儿园的生活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那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成长影响是久远的。因此,幼儿教育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幼儿园的概念(Kindergarten)起源于欧文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早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最初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正规的幼儿教育直到近两个世纪才出现,它应19世纪大工业生产需要而诞生。那时的幼儿园活动空间的设计较少考虑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大多充当产业工人寄托子女的地方,其职责主要是看管和监护。进入20世纪,欧美等一些主要国家开始在幼教建筑中重视采光、游戏场所、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以及交往空间、多功能厅也逐渐在幼儿园活动空间设计中出现,但与各种相关建筑技术的结合程度还是不够,因此在满足幼儿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经过多年实践以及新的幼教模式已逐渐成熟,“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被重新确立,其打破了长期“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空间的设计上开始更多考虑幼儿身心全面康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活动空间设计的体系性。而在我国,无论教学理念还是空间设计理念都比欧美国家发展稍稍滞后。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黎志涛教授在2008年发表的《探索幼儿园活动单元设计新模式》中大胆指出了我国幼儿园空间传统活动单元的弊端,以及在户外活动空间研究方面提倡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康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受国外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幼儿个体差异和自主探索的开放式幼儿教育理念的影响,国内的幼儿教育一方面引进各种新型幼儿园,如蒙台梭利幼儿园、华德福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另一方面在原有幼儿园内开设各种新型幼儿活动单元,如蒙氏班、感统班等,并且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在以“灌输式”为主流的基础上,呈现出不断变革、多元发展的开放式局面,由过去单一的幼儿教育模式演变为多元并存的局面。
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法国电影《蝴蝶》,八岁的小女孩丽莎一连串诙谐机智、妙趣横生的对白,表现出俏皮可爱的天性。早期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重点研究幼儿思维与言语、发展与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幼儿身心发展与周围文化环境有直接关系。因此,探索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幼儿天性相适应的幼儿园活动空间设计方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我们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