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泉州的天气仍然是高温、炎热,且较为干燥,这个季节往往是“红眼病”盛行的时期。泉州疾控提醒:“红眼病”传染性强,学校、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注意做好预防。
大家口中所说的“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type 70, EV70)或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A组24型变种(CA24v)引起,常表现为眼结膜高度充血、眼睛疼痛、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红眼病”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多见。“红眼病”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家庭内、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甚至出现暴发流行。
“红眼病”潜伏期短,感染后一般在18-48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球结膜下出血,出现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该病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3周。部分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极个别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一旦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过的手、手帕、脸盆、毛巾、游泳池或眼药水等都可能被传染。
● 勤洗手,洗脸、洗手要用流动的水,不用脏手揉眼睛。
● 不与别人共用脸盆、毛巾和手帕等个人卫生用品。
● 不与他人共用眼药水、眼部药品、化妆品等。
● 出入游泳池要戴泳镜泳帽,并注意每次游泳之后用清水淋浴,并做好个人游泳用品的清洗。
● 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注意隔离休息。千万不要带病上学上班,待痊愈后方可复学复工。患病期间,也不要去游泳池和浴室等公共场所。
● 患者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相对独立,减少接触。洗漱用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应注意及时消毒,健康人一旦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立即洗手。
● 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眼过度。出门可佩戴太阳镜,避免刺激。居家治疗期间发现病情有加重情况,如出现头痛、发热、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红眼病”的高发场所。当前正值秋季开学季,学校应加强健康监测管理,不让“红眼病”进校园。
● 强化和落实晨检制度,做好对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和登记,切实把好校门“健康第一关”。
● 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的良好卫生习惯。
● 教室、宿舍定期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教室地面、课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部位进行消毒。
来源:泉州疾控
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初审:吴舒亚
复审:蔡珺珺
终审:何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