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养个智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TE3MTM0Nw==&mid=2247483916&idx=1&sn=560b7ea3fe24218a6e5e8a420ffa4443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育儿书,我会推荐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园丁与木匠》。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心理学家,一流的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同时,她也是养育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是正在养育更多孙辈的祖母。可以说,她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
书的内容丰富且颠覆,这里择几个我最有感触的点介绍下吧。
1
不要“教养”孩子,
要关注他们、爱他们,
创造一个丰富安全的环境,让他们生长
书名的“园丁”与“木匠”,说的正是这种区别。
木匠做什么?制造木器。
木匠对木材有自己的偏好,因为木匠想要完成一个他计划中的产品。
木匠不喜欢混乱,不喜欢变异。木匠喜欢一切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喜欢控制与精确。
木匠会用上各种办法,力求达到某个特定的结果。木匠型父母也会用上各种办法,力求塑造出某种特定的人。
木匠工作的结果,肉眼可见,很好评估。所以,当木匠有时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图片来源 | aniel Yulianto @unsplash
园丁做什么?照顾花园。
我们要辛苦付出,施肥浇水。但所有园丁都明白,计划不如变化快!比如,你从宿迁买回来的玫瑰苗,种了一年后可能长出了西红柿。
如果你执着于想要重瓣芬芳的粉红色花,可能会很失望。
但如果你看开且照料得好的话,西红柿也是漂亮且美味的。
身为园丁,你花费数年时间种出的花园,可能跟你最初预想的有很大不同,但依然健康蓬勃而可爱。
这正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
??图片来源 | OnzeCreativitijd @pixabay
我们不可能“定做”一个孩子。
我现在看着我的两个孩子,并不太能想象他们未来会有哪些强项和弱点。
我能确定的是,我想培育出有韧性、有追求、有“火花”、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不一定学习成绩优异,不一定外表出众,不一定人缘超好……但一定是他们“自己”真实的模样。
我要做的,就是尽量支持他们去找到自己,去成为自己。
注意,做园丁不是放纵溺爱,毫不约束。园丁的职责,可是包括除草驱虫的!
但园丁要注意的是,除草驱虫时不要伤到植物的根。比如说,学业好很重要,但重要程度<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如果对孩子说“考不到100分,我就不爱你了”,这就是为了长一片叶子,而伤到了最基础的根系,是得不偿失的。
何况,大脑其实在感觉安全平静的情况下,才能好好学习,形成新突触,建立新联结,学会新知识。
当孩子爱你、信任你的时候,孩子学习得最好,你也最能影响孩子。
2
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
父母就要——和孩子搞好关系!
先提两个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想想——
-
你现在做的工作,在你出生时存在吗?
-
回顾你自己的成长史,对你来说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有几个?父母起到关键作用的有几个?
我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在我小时候根本就不存在。
我妈妈从前根本无法想象,有一天我居然在家里读点自己感兴趣的书,写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养活自己。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而且似乎有加速变化的趋势。
每一年,都在涌现出来各种新工作新专业。
每一年,社会的观念也都在不断翻新。现在觉得瞧不上的事情,可能过几年就站上风口,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根本就不觉得,我能预测到未来具体会流行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我的孩子又会对哪一种职业感兴趣?我要那么能预测,早财务自由了。
绝大多数父母,也是预测不到的。包括教育系统的预测,也是滞后的。所以很多专业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很多工作需求没有学校教。
??图片来源 | Javier Allegue Barros @unsplash
预测不到没关系,承认自己预测不到就行。
承认预测不到,也就是承认——家长急着让孩子去学的东西,很多可能都是无用功。你的孩子不一定喜欢,也不一定用得到。
而在让孩子去学的过程里,如果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坏掉了,那就惨了。
因为孩子是自然要跟父母走向分离的。小时候,孩子最重视父母,最想得到父母的认可。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就会最重视同伴,最想得到同伴的认可。
这个是演化出来的,没办法。说实话,对一个人壮年的生存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还真是年龄接近的同伴——ta的盟友、爱人、对手……都在里面。
父母在年幼时很重要,然后自然地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除非父母在现实世界里也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没有建立良好关系,到了某一天父母就会蓦然发现:
-
怎么孩子不理我了?
-
怎么孩子完全不听我的话了?
-
孩子怎么突然叛逆了?
其实不是突然叛逆了,是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没好过,以前孩子太弱没办法,现在孩子变强了,心也冷了。这时候父母再想管教孩子,当然管不动了。
而那些一直和孩子保持良好关系的父母,哪怕到了孩子青春期,也依然能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看法。
说到底,不论老幼,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只会听从我们信任的人,只会愿意为我们喜爱的人让步。
??图片来源 | Leo Rivas @unsplash
孩子的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坎,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没人能知道。
父母只能尽量做到一点——让孩子在痛苦迷惑的时候,会觉得父母是可依靠可求助的对象。
否则,孩子就会独自摸索。而父母可能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孩子曾经遇到哪些危机。
如果孩子自己成功渡过了还好,如果没成功渡过呢?
3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旧世界
让他们去打破和重建
演化上,我们人类有一种非常牛的策略。
先生出来各种半成品,然后探索环境、尝试各种新策略,最后保留可行的选项。
这种策略,保证了我们人类到什么奇葩的环境都能适应。我们人类走到哪里,哪里就灭绝一大堆其他物种——倒是我们人类,越来越多了。
某种意义上,我们人类是代代“清零”,代代“重启”的。
而且人类还有一种特别厉害的“文化棘轮效应”。
意思是,每一代新人类,都能迅速地把祖辈的所有发明当作常识,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
大人要学习现在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是很难的,很多大人要学会用最新型手机的一些隐藏功能都很难。
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孩子大脑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与成人不同,他们有着分布更广的胆碱类神经递质,有着更广泛而分散的注意力,这让他们其实会不知不觉地学会很多东西。
这一代孩子,是数字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和我们这些小时候没有手机电脑的“互联网移民”不同,这一代孩子视为理所当然且能迅速学会的东西,是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的。
??图片来源 | Joshua Sortino @unplash
我们教不了孩子未来的方向,孩子也会本能地意识到这一点。等孩子们长大,他们会自然地去创新,或者去追随他们那代的创新者。
人类就是这么进步的。
高普尼克说:
所以,身为大人,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孩子指出方向——他们很可能比我们更懂得未来的潮水方向。
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受伤时可以回来的安全港湾——比如现在的社交网络,孩子可能会在网上遇到挫败、欺骗甚至霸凌,在这种时候,成人提供的现实生活里的指导和支持就很重要。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我们这代人的价值观、技能、仪式、日常生活习惯,那是一个确定的、有秩序的旧世界。
孩子是注定要去混乱无序的新世界里闯荡的。然而,混乱久了也会渴望有序,创新更是需要建立在已知上。家长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一个有序稳定的大后方,这样孩子才能去外面尽情地浪!
结语
养育孩子,是一件会让家长的人生翻天覆地的事情。
养育孩子这件事很难,甚至在我来看,是近乎“创伤”的难。
但是,心理学上还有一件事,叫“创伤后成长”。
我觉得,养育孩子能得出来的最好结局,就是家长成为更真实更好的自己,孩子也成为更真实更好的自己,并且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温暖有爱的联结。
学业之类的指标,说重要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要重视,但不能舍本求末。
孩子的自我发展是本,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本,这两个,无论如何都要放在第一位。
??图片来源 | Lisa Fotios@pexels
引用高普尼克的话作为结语——
最后,愿你做个园丁,愿你拥有最茁壮美好的花园。
Q:今天的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觉得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