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转眼就到了十一假期,可是事情却诡异起来……
因为是异地指导,之前约定的是“指导费上行制”款到一周到岗。
离开之后有过电话联系,几次是因为装修建议,几次是因为园长助理、也就是未来园长的人选,但都没有提及此事。
现在距离原定出行计划迫在眉睫,却一直没有打款……………..
是否按原计划执行?
既没有口头的确认………………..也没有行为的确定…………
异地暂驻,吃穿住行,要做的准备不少。如果是按原计划,准确准备就该出发了,否则上次定的开园计划整体都要后延甚至调整。
C总这样一声不响,也不知道唱的是哪出。
这么大的事儿总不会是因为忘了,鉴于C总以往一贯不靠谱,我本不想管他,什么时候确定什么时候再做准备,反正事情也没有那么急。我则是该干嘛干嘛。
田总却说还是打个电话确定一下为好。
我表示,
第一,没履行约定的是C总;
第二,时间进程说得非常清楚了,当时我们一边倒推,我一边在本子上记,C总还拍了照片,若自己投了几千万的事儿都不上心,那我也完全没有去的必要了,这事儿做不成;
第三,比较大的可能还是有什么原因,比如找到其它合适的人了,或者事情暂时不做了,看他在当地也没什么实力的样子,资质什么的貌似也不全,这事儿半途被叫停还是有可能的。
他那边不需要人了,估计也不会再想到要通知我。或者觉得不好开口,认为不再联系或者避而不谈,时间长了我就明白了。
总之,我认为完全没必要主动问,若是还需要,C总自然会联系我,若是不需要,主动问了也没什么意义。
田总说事情还是说清楚的好,做就做,不做就不做,不要这样悬而未定地拖着,避免项目冲突,资源浪费。
我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电话打过去,问C总是否计划有变?
C总慢吞吞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变化。
听口气却完全不是要按原计划执行的意思。
不靠谱的人!!果然就是不靠谱!!!
我一边腹诽,一边没说话等待下文。
顿了顿,C总又来了一句,就是工程没完工,得再等等。
大概是等多久呢?C总也没说出个准数。
这到底什么意思?还要去还是不去了?
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童话,国王要求见他的人既不能白天去也不能晚上去,既不能穿衣服也不能不穿衣服,既不能带礼物也不能不带礼物。
当时想破脑袋也无解。我向来不善这类猜谜,索性没管他。
但田总这边还是要回一下的,田总听完乐了,说:“听这个意思,幼儿园还在做的,也想让你去,就是工程延期了,要是现在就跟你确定下来,这不立马得给工资呀?!”
我失笑,这操作,绝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月底,有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我挺感兴趣,田总知道了建议我和C总确定一下,省得他那边突然又找,明知道后面可能会有问题就要提前解决,要不然更浪费时间精力,巴拉巴拉……………
我表示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我实在不想打,一遍又一遍的,搞不好C总还觉得我好像在催他似的,没那个必要,我才不打呢。
田总说那他联系下C总吧,晚些回过来。
很快接到C总的优师教研虽然园区建设的工程没有按计划完工,但我们说好的计划不变,B地的幼教市场很好,也很需要我对接先进的理念。是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就不要去临时接些短期项目了吧。先给您转1万,看看票的时间,这就过来吧。我去接您。
我问C总:“现在工程完工了吗?”
C总说:“没有,但是原计划不是10月就要开始招聘吗,我已经在朋友圈发了招聘广告,也有不少人要来应聘,都要等您园长来定的,您不过来会影响后面的培训。”
果然是田总推测的那样。
告知田总,田总奇怪地说你工资不是按1.5W结算呀,怎么先给1万是什么意思?
我苦笑了下:是不是C总觉得怕我不去,少给点,到了再给全吧。
田总哈哈笑了,没事,都去,C总也给我打了差旅,让我过去以朋友身份帮几天忙,说上次招待不到,这次好好补补。我正好也下个月飞兰州,正好经停一段吧。多吃点御面。
C总的信儿太突然,这次一去不出意外要呆到过年。手上有些事情要处理完,最早能到达的时间是11月12日。
初试的时间,C总早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就定好,我是赶不上了。作了安排,把这事儿交给月月。
月月是C总的妹妹,大学毕业以后在西安做汽车销售工作。
第一次指导的时候给C总提过要求,储备园长尽可能要认真踏实,最好是信得过的人,这样我可以用心带。
指导期间以园长助理的身份全面学习,指导结束晋升园长,日常事务的管理可以独挡一面。
一所幼儿园核心的灵魂是办园理念,所有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都是围绕这个理念具体展开的,我们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园区老师班底和理念框架打好,以后日常的工作,只要别出格,按部就班执行就不会出大差错。再有什么问题,以后短期培训进行调整即可。
C总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人,最后想到了自己妹妹。
月月却很犹豫,一直没有明确的回复,C总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助力,我问犹豫的原因是什么,C总开始说她觉得自己做不了,我说有我带呢,怕什么,只要按照说的做就行,没问题的。C总吞吞吐吐地说是,顿了顿,又弱弱地说可能觉得工资低。
这让我有些纳闷,事儿虽然是C总的,但钱基本是老C总出的,董事长也是老C总,家族的事业,跌跌撞撞刚起步正困难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是举家同力,兄妹同心吗?
至于工资,自己家的公司,多给点儿不就完了么,又不会狮子大开口,二千多万都投上了,给自己妹妹的这点儿钱还成什么问题么?
又不是外人。权当大哥给的零花钱了。我心里这么想的,话也是直接这么问C总的,出乎我的意料,C总比之前说“是”的时候更加吞吐,呃呃啊啊支支吾吾了一番,最终也没说出个“是”之类的肯定的答案。想让我跟月月沟通沟通,看能不能劝劝她。
我更纳闷了,小妹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生活肯定不易,大十多岁的大哥那不是得找着由头给塞点儿零花钱的?家族事业的起步时期,小妹给哥哥、给家里帮个忙都还要这么计较的?
独生子女表示不太懂多子女家庭的相处模式。
不过,这不重要,我表示可以,毕竟这已经算是公事儿了。
很快,月月打来了电话。
刚开始,月月对于换工作的确是表现出些许担心,听到我可以带她,很高兴,继而表示对新工作其实挺动心的,
一是挺喜欢老师这个职业,
二是每年有寒暑假,她喜欢去西部徒步,时间上总是和工作冲突,每次要么请长假,单位若是不同意要么干脆就辞职了,这么长的假期对她来说真的是致命诱惑,太打动人了。
我问她还有什么问题或是顾虑,她只说了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比如工作要交接呀,搬家有些麻烦呀之类的,以及回老家之后有些要处理的,毕竟这么久没在家长住了。倒没提工资的事儿,最后说还是定不下来,得再考虑考虑。
我把沟通的结果告知C总之后又转告田总。
田总表示很多大公司刚起步都是用家里人开始的,不然哪里找那样多,可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呀!
我表示没太有利益共同体的感觉,若我不知道月月和C总的关系,真的以为她就是在权衡利弊、考虑一份新工作的可能性。
而且,C总说月月没考虑好的主要原因是C总的工资低。
田总表示工资定多少,要考虑到整个园区的薪酬结构的平衡,肯定不能随便给。
但是应该5K差不多,月月吃住在家,肯定比西安剩下的只多不少。
再说老C总他们也可以暗着给呀。月月在外面混了几年应该回家给家族效力的呀!这个当口不是计较个人利益的时候呀!
我说不知道具体给多少,C总没问过我,看样子也没有要问的打算,也没告诉过我他打算给月月多少。
如果真的是5K,月月在自己家里这么困难的当口还这么计较,是不是也太自私了点儿;
如果月月吃住在家,剩下的还比在西安的少,那给的也的确太少点儿了,不过现在C总资金是紧张了些,一家人,现在欠着点儿,以后挣钱了应该都会给的吧,总不至于要扣这点儿工资吧?
所以,这事儿真是挺奇怪的。
不管奇不奇怪,轮番攻势之下月月松了口,虽然还没最终决定,坚决不肯辞职,但已经开始参与园区的工作。
对于月月的加入,我和田总是支持的,觉得毕竟是自己家人,应该比较靠谱,能更加尽心尽力。
就是C总之前信誓旦旦地表示坚决不让家人参与,这转头就让自己的妹妹成了储备园长,打脸实在是太快了点。
只是对于C总的理由“招不到”,表示十分不理解。招不到,有可能,但两个月的时间里备选人一个都没跟我提过,比较大的概率是连招都没招。
可是,如果是一开始就内定了月月,为什么要跟我承诺不让家人参与?
如果一开始真的没这个打算,那两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不抓紧招呢?
如果真的是招了没招到合适的,为什么及时不和我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园长一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