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多边形的屋子,一眼扫上去全是窗,而且都是大飘窗。又因为面对院子,没有遮挡,通透性非常好。我感觉作为综合活动室应该不错。
正在构思对活动室的设计,C总说“这间我想把它作为厨房和餐厅……”
C总的话还没完,我和田总都有要吐血冲动,这么好的屋子作厨房,这也太奢侈了!没必要吧!
我看了看图纸,这是一个正方形加等腰梯形的组合,二百多平。图纸上的确显示是厨房加餐厅。
“这边环境多好啊!像我们公司,新办公楼刚盖起来,大家就是很自豪,我在这么高档的地方上班,感觉就是高人一头。我就是要我的老师也觉得很自豪,我们的餐厅这么好,其它的幼儿园都没有这种环境,老师舒舒服服地吃个饭,心里感觉也好……”
~~~~~~~~~~~~等等等等,打住!!!!
“C总,幼儿园老师中午恐怕没那个闲心,舒舒服服地吃饭!”我和田总几乎异口同声。
C总懵懵地看着我们,好像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个意思。
“一堆孩子在班里呢,老师哪有那个闲心,赶紧扒拉几口就回班了。”
“在幼儿园呢,和其它地方不一样。孩子在,老师就得在。所以老师不可能一起出来吃饭,只能是插空轮流吃。不是像你想的那个样子,到中午了,可以悠闲地休息一会儿了。但凡有责任心的老师都是赶紧吃完就回去。”田总补充说。
我说“吃饭的时候,分餐、加餐、餐具归位,秩序维持,观察记录,个性引导,小班的孩子还要喂饭……一堆事儿呢。”
C总不服气,“那老师也总得有地方吃饭吧。”
我解释着:“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对老师的能力和孩子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
建议老师直接在各班和孩子一同进餐。
高端园和公立园普惠园不一样,对服务要求高。
和孩子们一起进餐,便于观察,增进感情,有什么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应对。
教室就是老师的工作阵地,没什么事儿,肯定是守着自己的阵地。”
C总轻轻地哦了一声,看样子大概是明白了什么意思,可是之前的美好设想落了空,有些失落。“呃,那这间怎么办呢?”
我脱口而出“做多功能教室啊。”
我大概简单描述了一下对多功能教室的布置和安排设想。
C总:“这样的屋子,楼上还有两间呢。”
我“啊!”
C总“每层的这个位置都是,总共三间。”
我“那可以好好设置一下。”
C总“走,我们去看看。”
我们沿着走廊往回走。
走廊偏北的一边,也就是标准教室的对面,过了楼梯间。
第一间是不到50平的正方形屋子,作为办公室。
下一间是大约20平米的屋子,是晨检室。再往前就大厅了。
大厅之后是两间20平屋子,一间是消防控制室,一间是医务室,一间是开水间和男卫,
然后是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走廊,垂直于标准教室,最后是女卫。
“原则上来讲,幼儿园老师不需要单独的办公室。刚才说过,班级教室就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备课什么的都在教室就可以。
老师常用的办公物品一般都在自己教室,教室办公室两边跑,反而麻烦。
至于主题环创之类的,需要大场地,更得是在教室里。
而且,这个办公室是放在一楼,那二楼、三楼的老师要是办公,是楼上楼下来回跑呢,还是每层都设一间这么大的办公室?就为了一层12名老师?
最主要的是,幼师基本都是女生,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没事儿还是尽量别扎堆儿。
如果做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一来太大没有必要,二来一般没有设置在一楼这么显眼的位置。”
“晨检室的设置也是不太合理。
咱们园区标准教室就是12间,还有大量空余的教室;如果像你说的招生这么好,扩到15个班应该没有问题吧,那就是三四百人,而早上入园的时间基本就集中在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三四百名家长带着三四百个孩子都排在晨检室外面等着晨检。
晨检最基础的项目也得是测测体温,看脸看手看咽喉,摸摸口袋排查不安全物品,最少也得是十秒吧。
校医一个人的话得一个小时才能完成。
如果抽调老师,那还不如尽快分流到各教室,由各班老师在教室门口晨检呢。
入门集中体检的园区一般都是孩子比较少。
当然,刚开始不满园,集中体验也是可以的。
但既然终归是要分流到各班,不如从一开始直接放到各班就好了,省得改来改去。”
消防控制室有两个门,一个是在防寒门斗,一个是在大厅刚转到走廊处,这么好的位置,感觉做个接待室,哪怕是医务室都会更方便一些。
老C总说,除了消防,监控室也放在这里。
监控室放在门口这么显眼的位置,怪怪的。
走廊里的卫生间主要是给老师使用,偶尔也会有家长或者参观者,但真的只是“偶尔”。
把一个卫生间隔出两小间,共用一个洗手间就可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拥挤。
完全没必要设置两个独立的卫生间、洗手间。
而且,进出男卫生间还要穿过开水间,感觉怪怪的。
当然,相对于整体格局,这都是小事儿。
东北、西南走向的走廊,只有偏西的一面有四间差不多都是在20平的屋子,图纸标注的都是“办公室”。
C总说会计室、园长室什么的打算都放在这边。
这是在一楼,而且紧邻侧门。
幼儿园主楼的侧门可不是摆设,是要分流的,等于有部分家长们接送孩子每天从园长室门前过。
“这个,园长室一般没有放在一楼门口的……”田总都忍不住了。
我也很无语“而且,怎么这么多办公室?”
我们又把刚说的幼儿园不需那么多办公室的原因说了一遍。
“有这么多地方,不如多设置一些功能教室,陶艺室、木工室、琴室……都可以呀,孩子们多一些探索的机会,幼儿园也能提升品质。不过这样的话,每间又太小。建议…… ”
看了看C总,“砸掉”最后两个字终是没说出口,但看C总有些恍惚的样子,应该是意会到了我们的意思。
这些墙在将近一年之后最终还是被砸掉了,四小间合成一大间,成了教具展厅。
不过,又因为拖拖拉拉,
这间教具展厅一直到最后也既没装修又没摆放教具,
成了一间名为教具展厅的杂物室。
二三楼的整体格局和一楼差不多。
三楼相同的位置不再有楼梯间,相同位置的四间小办公室也没有间隔,整体是一个近乎正方形的大开间,三面墙都是窗,采光很好,初步想着作科探室不错。
三楼平台之上又起了一排,是老师宿舍,宿舍两头是一大一小两间会议室,大会议室有400平左右,小会议室40左右。
幼儿园三楼之上是不能被幼儿使用的,老师们平时开个会在一楼的多功能教室就行,没必要爬四楼。
这两间会议室,尤其是小会议室有些鸡肋。
除教室之外,幼儿园其它地方的设计也存在很多问题:
走廊宽3米多,却有60多米长,教室在走廊上的内窗是离地面两米多高的小窗,即使白天也会觉得阴暗,尤其是一楼。
站在走廊上,颇有监狱探监的感受,没人的时候觉得阴森森的。
管理层的办公室全部设置在主楼的一侧,远离教学区域,不利于监管指导。
空间大多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独立区域,功能设置混乱;
细节不走心,比如成人卫生间,男女卫生间各有两个蹲坑,之间没有隔断,只有一个门。
谁也不会在上厕所的时候不锁门、以便另一个蹲坑的使用者随时推门进来,也就是说实际使用时卫生间只能单人使用,两个蹲坑的设置实在让人搞不懂。
整个园区居然没有一个仓库,这对教材教具繁多的幼儿园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诸多的不合理,基本可以判定这家设计机构并没有幼儿园的设计经验,至少没有同类型的幼儿园的设计经验。
所有的设计都是他们的想当然,四处拼凑抄袭来的,完全不符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
我又想起第一次指导之前那份不走心的调研报告,估计在签约设计公司之前C总都没怎么去过幼儿园参观,十有八九是被骗了。
回到一楼,话题又回到教室内的隔断墙。C总和老C总又是一番叽里咕噜,二人都愁云惨淡。
应该是为了给我们参与感,C总这次大都改成了普通话,我也听懂了一部分,说墙面还有好多后期工序什么的。
我问“后期的工序不花钱吗?”
突然,C总像想起了什么,转头问老C总。大概因为急,又变成本地话。
两人一番交流,最后C总一挥手,高兴地对我说,刚才问了老C总后期工序,后期还有好多道工序,同样要买料,同样要用工,同样要花钱。
我说那算一算如果不砸还要再多花多少钱,这不就等于省下这些钱来了么。
粗略一算,竟然差不多。
也就是说,砸墙和砌墙后期要花的钱是差不多的。
那就好了嘛,不就是想求个心理平衡嘛。
而且如果不砸墙,还要再加增摄像头和照明,还有人力、视觉乃至教学效果等等隐形成本。
算下来,砸了比留着合算多了。
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可老C总心里怎么也过不去。
一直不停地在说什么,虽然听不懂,但看得见他的唉声叹气和额头上一道道的黑线。
原本是帮忙,又改善了设计又省了钱。
而且只是建议,又不是非要如此,权衡利弊自己定就好。
对方不但指导费一直没给,还弄得好像是我们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让人家很为难一样。搞得我很别扭。
“当然,这只是个建议。
不砸也是可以的,我们也可以就现有的情况布置,把阳台布置得温馨一些;
把一些比较安静的区域,比如绘本区、创意区、益智区之类的安排在这里,
不过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块区域上午的时候太阳直射,光线太强。
现在寝室的位置本来就在里面,又有隔断,不睡觉、进行日常活动的时候光线过暗,还得通过一些其它的方法调整。
阳台安装遮阳板,寝室区域用人造光补足。
不过长期在人造光下对幼儿来说也不太好,得尽可能选择好的光源,调整到科学的亮度,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总之,一定程度上都应该还算是有办法去弥补……
你们定下来我可以帮忙完善弥补方案。”
老C总并未理会我的话,清了清嗓子,顿了顿,郑重地发话了。
因为郑重,语速慢了许多,这次我听懂了大概:
就在这几天,有两拨人也来看过——具体什么人没听懂,好像算是行内的人—
—他们都表示这个墙不好,最好能砸了。
一人说,不一定,两人说,也不一定,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基本就是这样了,这个墙,不行,就,砸了吧。
唉,就是可惜了这些钱。
砸的时候让工人仔细点,别把砖砸坏了,留着还能用。
最后一句是朝着C总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