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普通话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在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关键,最迅速的阶段就是人的婴幼儿时期。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听觉器官与发音器官正在慢慢完善,具备了正确发音的基本条件,而在幼儿三四岁时,他们的发音器官就已经开始定型,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音。所以,要想讲好普通话,就必须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学习。开始学习的年龄越小,效果就越好。因此,普通话教育就必须从幼儿园开始教起。这就要求幼儿园有目的、系统的对幼儿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促进幼儿说好普通话,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水平。

  【关键词】幼儿;普通话教育;方法

  0前言

  幼儿阶段的教育在一个人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是为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通话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时,要注意方法的运用,幼儿园的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导他们普通话,还要注重情感交流方式的运用对幼儿普通话教育的意义,另外,还要学习外国的幼儿的语言教育方面的成功的成果并结合本国幼儿的实际情况科学运用。

  1幼儿园的普通话教育方法

  1.1教师的普通话教学方法

  1.1.1幼儿园的教师首先要了解本地区的方言对普通话教学的影响,分析幼儿在学习中易发生错误的发音,明确语音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幼儿发音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本地方言对幼儿发音的影响。各地的方言与普通话在许多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以及词汇等等方面。这是进行幼儿普通话教育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求教师对本地区的方言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要熟练的掌握普通话的声母与韵母与本地的方言有何种不同,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幼儿自身的发音特点出发,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声母与韵母的发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保证幼儿发音的正确性。

  1.1.2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听力的准确性。听是说的前提,要说好话,就必须先能听得准确。因此,要让幼儿能够正确的发音,就必须培养幼儿的听力水平,保证幼儿能够听得准确,能够区分开某些近似的发音,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幼儿发音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幼儿进行视听说的训练,让他们一边看书,一边听语音故事,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交流,或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幼儿对普通话的感知能力。

  1.1.3教师要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示范与讲解,引导幼儿正确的发音。在幼儿进行语音练习时,教师要向幼儿示范讲解正确的发音方法,让他们看清发音的部位,并向他们讲清楚发音的方法,最好能够把相关的发音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只用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才能保证幼儿的正确发音。

  1.1.4教师要注意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培养幼儿普通话水平。能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思维并进行交际,是幼儿是否掌握好普通话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注意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说普通话的环境,鼓励幼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要求,潜移默化的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另外,在幼儿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一游戏、讨论、表演等方式加深幼儿对发音的记忆,巩固普通话交际能力。

  1.1.5教师还要做好与家长的交流与配合工作,让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进行普通话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的方式,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解释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营造一个练习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1.2在普通话教育中运用情感交流的方式

  1.2.1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表扬与鼓励。第一、由于生长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幼儿在于其他人进行交流时所模仿与运用的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也有所不同,从而他们获得的语言经验与语言技能就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导致了幼儿在发音上就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普通话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幼儿进行鼓励。第二、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幼儿喜欢一些活泼、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和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生动的形象与丰富的情感。这样,幼儿才会更加主动的接受与模仿教师的发音。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主动邀请幼儿参加课堂游戏,鼓励并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2.2与幼儿进行积极地情感互动,理解并关注幼儿。幼儿往往会通过他们的行为举止表达出他们的情感需求,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要及时仔细的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分析他们所表达的情感,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与幼儿进行积极地情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引导幼儿运用普通话,鼓励他们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幼儿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喜欢老师的亲近,渴望得到老师的喜爱与关注。当老师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回应后,幼儿就会更加信任、依赖老师,就会与老师建立情感互动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对幼儿的各种言行既是给予回应,鼓励他们,激励他们。

  1.2.3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幼儿愉快的听说普通话。愉快的情感氛围即使幼儿愿意学习普通话,学的快,也激发了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在愉快。温馨的情感氛围中,教师还要给幼儿创造规范的语言环境,具体实施上,可以给幼儿安排合理的文学欣赏活动,这些文学作品要是和幼儿,要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易于理解,培养他们良好的视听说习惯。游戏的环境和氛围是十分轻松与愉快的,幼儿在游戏中会表现的自由和轻松,。另外,在操作课上,幼儿有了更加轻松的活动空间,他们可以更加轻松的互动,幼儿十分喜爱。所以,教师要多组织幼儿参加一些环境宽松、互动频繁的游戏与操作课,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尊重幼儿,了解谈们的兴趣与爱好,观察他们的情感需求,在轻松的环境中促进幼儿的康发展。

  1.2.4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加强情感交流。教师只有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才能与他们建立彼此信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幼儿进行沟通,与幼儿在心灵上达到共鸣,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注意与他们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们真正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想要表达什么。

  1.3学习西方的幼儿教育方法。

  美国的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方法。这种观点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倡给幼儿更多的悬着和自由,要求幼儿自己尽心探索与实践,在游戏与实际交流中进行幼儿的教育。在开放的幼儿园中,教师由若干个游戏区组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序言的玩具,在相应的游戏区进行游戏,当然,幼儿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改变自己的游戏内容,可以随意的在各个游戏区玩游戏。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并适时适当的参与幼儿的游戏,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幼儿与幼儿的交流中,幼儿与教师的交流中,引导幼儿的语言教育,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欢乐中体会到学医的快乐。

  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就是,教师在平时要强调与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差异,注重从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出发,让幼儿通过自己学习和自由的活动,与自己的同伴,与自己的老师,进行积极主动地交流。这是,教师并不是与幼儿对应的一方。而是幼儿学习、游戏与活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轻松地氛围中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秀玲.浅谈幼儿的普通话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1(5):34-35.

  [2] 常晓芳.幼儿普通话教育中方言的作用与影响[J].成才之路,2011,3(32):77-78.

  [3] 黄秋霞.培养农村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2012,6(10):18-19.

【普通话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普通话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