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民族幼儿园) 摘 要:幼儿安全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康,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保障幼儿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从加强幼儿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形成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实践活动;强化教师安全意识,多途径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与指导;家园共同致力于安全教育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安全第一课
幼儿园安全教育面对的群体是3~5岁的学龄前幼儿,他们尚未形成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安全知识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但又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对接触到的危险事物常常意识不到其危险性。幼儿园是集体教育机构,不像在家中可以一对一,甚至几对一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保护,一个幼儿园教师要面对多名幼儿,幼儿园活动空间大,幼儿之间的交往多,这使幼儿身处更复杂、更多样的环境。如果没有人身安全的保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将成为一句空话。有的教师常常教育幼儿要听话,不要跑,不要乱,不要打架等等,这样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久而久之,我们则成为捆住孩子手脚的人。有句话说得好“千护万护,不如让孩子学会自护”,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有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孩子才能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见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我作为一名一线幼教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开展安全教育的认识。
一、加强幼儿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让小朋友被动地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安全教育开展有效性不够,往往对实践层面的操作不?蛑厥樱?说教较多;幼儿学习兴趣不高,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幼儿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幼儿日常活动进行安全教育。针对这几种状况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首先,师幼共同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幼儿园里,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下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具有综合性的安全教育,这样可以得到令我们满意的结果。我曾发现总有幼儿在卫生间内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总有个别“捣蛋鬼”推打,户外活动不遵守规则等。于是,我在班内布置了一项任务“寻找你身边的安全标志”,让孩子们将发现的关于交通、食品、紧急电话、建筑、警示等安全标志布置成安全宣传栏,让幼儿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有危险,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也认识了红绿灯、斑马线,不能玩火、玩电,上下楼梯靠右走,120、119等安全常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班级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贴上幼儿自己制作的安全标记�D�D大眼睛,这样可以提醒幼儿自身注意安全。
其次,在生活中,我们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饭前便后洗手能预防传染病;吃饭时不说笑打闹可以避免卡喉喷饭;端热饭时小心翼翼可避免烫伤。只要平时我们抓住这些安全细节,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让他们自己做,我们决不包办,就能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
二、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安全教育第一课这一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一)开展谈话活动�D�D“我身边的危险”,教育幼儿避开危险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水、火、电这些对幼儿而言都十分危险,在节假日前开展安全课,告诉幼儿不能玩火,游玩时不离水边太近,不能玩电插头和插座,下雨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避免遭受雷击,也不要在山坡上或空旷的高地上行走,不从高处往下跳,过期的食物、药物不可食用,以免中毒等。
(二)每周一一日活动各环节穿插多方面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安全规则。语言活动区域中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热水、药、食品、玩具”等小图片,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离园前的小提示告诉幼儿不能自行离园,过马路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注意红绿灯;上下楼梯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如厕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回家路上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认识更多的安全规则,如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危险的预见性。
(三)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阶段性开展多种主题安全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区域游戏中,准备一些交警制服、安全帽等,在区域环境模拟布置红绿灯、斑马线、人行道等,让孩子们进行情景表演,如扮演交警叔叔指挥交通,扮演医生做紧急救护,遇到火灾拨打救援电话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三、强化教师安全意识,加强教师安全指导
幼儿园个别教师为了避免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而一味地限制幼儿的活动,而不是把安全教育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缺乏积极主动的措施。常有这种现象,一旦幼儿园某个班出事,如流血缝针或是扭伤骨折,园内老师便长时间不敢带孩子外出活动,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堵”而不是“疏”。我们不可能因为怕孩子受伤就取消幼儿的正常户外活动,降低基本的教育要求和标准。教师也不可心存“少活动、少出事”的思想,禁止幼儿进行所谓“危险”的户外体育活动,如跑、跳、攀登、滑滑梯、荡秋千等。在美工、计算等操作活动中,教师包办代劳让幼儿只贴不剪……这样做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安全问题,而且还剥夺了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而“因噎废食”,而应辩证地处理好安全与活动的关系,加强教师在各项活动的安全提醒、指导和帮助,从消极防范转为积极防范。
(一)教师一定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幼儿意外事故大多发生在教师大意、缺乏一定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心存侥幸心理,掉以轻心,认为“意外防不胜防,不可避免”,而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时刻提高警惕,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 (二)帮助孩子形成“生命诚可贵”的认识,知道任何一个小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伤害到自己的生命。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有关生命的知识,知道珍惜生命;知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我们生存的环境里存在各种各样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对于这些不利于生命和康的因素,应学会辨别它、躲避它、应付它,防止受伤害。比如,让幼儿明白在马路上是不可以玩耍的,来往的车辆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康甚至生命;懂得外出时要紧跟成人,万一迷路不能跟陌生人走,而要向穿制服的叔叔、便利店收银员阿姨、门卫叔叔、带小孩的阿姨求助;知道要保护动物,不过分玩逗小动物等,在活动时要加强对幼儿的监管。
(三)班级教师通力配合,明确分工,确保孩子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比如,对于幼儿在洗手、如厕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责,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集体教学活动环节中,主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承担幼儿的主要安全职责,配班教师紧密配合,特别要注意个别孩子中途离开后的动向;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将所有幼儿纳入视野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离园时,主班教师在门口收集接送卡,与家长进行简短交流,配班教师要密切关注班内孩子,对于个别需较长时间沟通的幼儿家长,可避开人多时段再进行交流。
(四)班级教师要形成“日日回顾、周周反思、月月总结”的工作模式。班主任定期组织班务会,交流、分析班级安全案例,自查安全隐患,寻找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有效方法,努力构建班级安全体系。
四、家园共育,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有的家庭对幼儿的安全没有加以足够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未能有效防范,非常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例如,家中物品随便摆放,让幼儿能够触摸到并随便拿去玩耍;把打火机放在茶几上,孩子拿去玩易引起家庭火灾;热水杯随手放在桌边;有的家里药品、杀虫剂等物品随意摆放,幼儿经常发生误饮、误食的现象。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升家?L的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取得家长的支持,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还可以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自我保护情况,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幼儿园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安全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家长加强幼儿安全实践,强化幼儿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习惯。例如在“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安全教学活动后,可以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传递这一安全信息。同时,也期望家长以身作则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对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安全标志,如,红色的标志是禁止,黄色的标志是警告,标志上的图案是什么意思,禁止警告人们什么。同时,家长可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危险物品,如家庭中常用的消毒液、洁厕灵等危险物品,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它的危害性。不是饮料的液体千万不要放在饮料瓶子里,以免被孩子误食。
我班每年定期组织家长开展安全亲子互动、家长会、讲座等活动,并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参与互动的家长人数比例达97%以上。将节假日安全注意事项,班级开展安全主题活动微视频、照片在群中展示,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并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园给小朋友做讲座,这一形式获得了小朋友的喜爱、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园领导的肯定,在全园掀起了安全教育的热潮。
总之,幼儿的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需要调动社区、家长参与幼儿安全教育,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与安全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丛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92-93.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29.
[3]张燕,刑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7-191.
编辑 高 琼
【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