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
1.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单词句)。
2.3岁以后,儿童的个性会(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3.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为人师表)。
4.幼儿认识菊花时,通过看、闻、摸等方式了解其颜色、形状等,这种学习是通过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而实现的。
5.教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属于自主阶段的指导方式是(观察与评估)。
6.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7.(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8.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幼儿园)。
9.(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10.最简捷有效的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式是(幼儿教育)。
11.在“三八妇女节”期间,李老师围绕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可称为(主题活动)。
12.未成年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1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14.某托儿所训练刚入园的孩子早上来的时候向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15.个人本位的儿童观认为(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16.胡老师抱怨他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正强化)观点来加以解释。
17.(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18.最基本的教育权利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1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准备律)。
20.丽丽脾气急,在生活中还表现出:动作快、吃饭快、做事喜欢一口气做完,易冲动……这反映丽丽个性的(整体性)特性。
21.让一个四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22.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23.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1.5-2岁)。
24.我国教育法律的基本法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26.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7.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性格)。
28.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强制性)。
29.学生的学习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30.教师请幼儿观察两个图形的不同,一位幼儿说:一个图形很大,一个图形很小。老师回应:对呀,大同小异。还有什么也不同呢?另一位幼儿说:颜色也不同,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黄色。请问这位老师运用的回应策略是(反问式回应)。
31.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32.叶圣陶指出:“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言而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33.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除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的以外,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并且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特征。
34.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5.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处理。逾期未做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3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37.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学习需要)。
38.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象征性符号)。
39.在巴浦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无条件刺激)。
40.受教育者的年龄越小,教育的着眼点越应放在(促进幼儿身心的一般发展上)。
41.尊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是(尊重儿童人格)的具体表现。
42.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注意的稳定性)。
43.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负强化)。
4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形式训练说)。
45.我国幼儿教育目标规定幼儿园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
46.学生李某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打手心以示惩戒,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47.(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学习,而是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
48.“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华生)。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
50.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
51.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福禄贝尔)。
52.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53.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是哪一个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4.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爱学生)。
55.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幼儿(道德感的发展)。
56.未成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57.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思维)。
58.奥苏贝尔依据(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59.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60.形象记忆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对象的记忆类型。
61.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
62.如果学校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是(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
63.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思维的概括性)。
64.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
65.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划分的。
66.认为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并为幼儿设计玩具“恩物”的是(福禄贝尔)。
67.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这就是(儿童期恐惧)。
68.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自尊心的发展)。
69.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能力)。
70.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形式训练说)接近。
71.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直观形象法)。
72.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直接“教”的方式)。
73.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
74.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斯金纳)。
75.重视(社会性)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76.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77.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78.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是(加强学习)。
79.幼儿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80.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式是(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
81.因为下雨天很快黑了,幼儿哭着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接我回家?”说明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依靠的是(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环境变化)。
82.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8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84.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做)。
8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8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环境)。
87.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88.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同伴关系)。
89.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90.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正强化)。
9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11-15岁)。
感知运算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 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92.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为“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
93.人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各种声音、气味、味道以及空间远近和时间长短等。这是由于(感觉和知觉)。
94.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95.当前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合性)特点。
96.(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97.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会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习惯化)。
98.我国学者(庞丽娟)采用现场提名法,对4-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进行研究,把儿童的同伴交往类型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类型。
99.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惩罚)。
100.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三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