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曾在伦敦展出名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系列作品。看展时,许多人认为莫奈不懂绘画,“雾”明明是灰色的,可莫奈的画作中,教堂的轮廓却在紫红色的雾气中隐约可见。但当他们离开画展,走到伦敦街头,却惊讶的发现:烟囱里带有火星的烟火会与阳光相互映射,将雾氤氲成紫红色。原来,莫奈的眼睛看到的是那些被他们忽略的风景。
01
孩子的眼睛,狩猎光彩
明媚的阳光掠过发梢,地上人影斑驳。金苹果博文幼稚园的孩子们或追着影子踩着玩,或逆着光,做各种各样的动物手影。但很快,玩耍中的孩子们提出疑惑:“为什么影子都是黑色的?”
哆哆摇摇头,告诉小伙伴:“影子不只是黑色,我见过彩色的影子,就是我们寝室的门,光透过的影子就是彩色的。”
哆哆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好奇。为什么有些物体的影子是黑色的,有些物体的影子却是彩色的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准备好不同的材料,例如PV胶片、盐、树叶以及各色卡纸,决定通过实验的方式寻找答案。
老师打好光源,孩子们将试验品的影子投射到天花板上。经过反复的比对,孩子们发现PV胶片和透明卡纸的影子都能保留原有的颜色,但盐和树叶的影子却是黑色的,于是他们得出结论:“透明东西的影子一般是它本来的颜色,不透明东西的影子一般是黑色的。”
孩子们比对不同物体的影子
02
孩子的眼睛,重现皮影
这个时候,泡泡联系之前的经验,高兴地说:“怪不得哥哥姐姐们表演的皮影是彩色,因为皮影比较透明,所以影子是它本来的颜色。”
泡泡的话引发了其他孩子对皮影的兴趣,他们提出想要尝试皮影制作。老师十分赞同孩子们的想法,认为探究皮影的过程既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具体操作深化学到的科学知识,也能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孩子聚在一起,一边观察皮影成品,一边积极讨论整个制作流程。
在皮影工作坊,欣赏其他人做的皮影
小组商量需要的素材
“我们要先把皮影的样子画在纸上。”
“不行,白纸不透明,透不出彩色的影子,要画在透明的纸上。”
“然后把皮影要动的头和手、脚剪下来,打个孔来连接…”
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以及讨论结果拟好一份“需求单”,老师按照孩子的需求提供了塑膜、记号笔、剪刀、打孔器、毛条、吸管、透明胶等物品。但是,制作皮影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很快,各种问题找上门来。
“糟了!我把皮影小人的手给剪坏了。”
“打孔器太难用了,一打孔就坏,老师,快来帮帮我。”
“怎么办!毛条穿过去打不了结……”
看着七零八落的小人“残骸”,孩子们有些小失望。老师对孩子们说:“没关系,这才第一次,我们找找失败的原因,没准下一次就能成功呢!”老师的鼓励重新点燃孩子的希望,他们分析失败原因,一一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画的小人太小,没法用剪刀剪下来。
方案:把小人画得更大,特别是需要连接的手、脚等部位。
问题:有些连接的部位太细,找不到打孔的地方,打孔工具也不合适。
方案:可以用钉子凿孔,用记号笔先标好需要打孔的位置。
这一次,孩子们做好充足的准备,顺利克服了困难,成功制作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皮影小人。
但孩子的“野心”并不止于此,隔壁班正在表演《神奇糖果店》,他们也想做个“皮影版”的《神奇糖果店》。极富行动力的孩子们重新编排了剧本,设计、制作了动物们的皮影形象,带着它们走向舞台。
台上演得热闹,台下看得专心,在五彩的光晕中,大家仿佛穿越历史,与古老文化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演绎原创皮影剧目
从影子的颜色到皮影的演绎,孩子所看到的从来不是独立的事物——天空不止一种蓝色,影子也不只是黑色——孩子眼睛中看到的,是一片明亮而又广阔,由无数丝丝缕缕色彩编织而成的光影天地,影子可以是彩色的,因为光就是彩色的。顺着这片色彩,孩子的眼睛将他们带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也许是奥妙的科学,也许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一切,因此极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