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人教育内容与材料中,将教育内容分成若干个区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材料,自主操作、实践,从而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 教育前置法 渗透 遵守游戏规则 共享游戏乐趣 规则意识 学会合作
正 文: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人教育内容与材料中,将教育内容分成若干个区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材料,自主操作、实践,从而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但是在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场景举例:区域活动开始了,机灵的小家伙们纷纷选择进入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萌萌是个内向的小姑娘,当她缓步走近最喜欢玩的娃娃家的时候,人数已经满员了,可萌萌还是很想进去玩,撅着小嘴,看样子不想到别的区去,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对萌萌说:“萌萌,这儿的人已经满了,咱们去看看哪个区还有空,这个区下次再来玩,好不好?”萌萌看看老师,又看看区里其他小朋友玩的不亦乐乎的样子,她没动弹。 教师半推半拉地将她拖到旁边的建构区,边走边对她说,下次区域活动时一定让她到娃娃家来玩……
这样的区域活动安排,通过人数限制自我调节,这样做在时间上似乎对每个人都有了公平性,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机灵一点的,主动一点的的孩子总是能进入自己想要去的区域,而内向点的孩子往往由于动作慢而被调整出去。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场景很正常,平时也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这位老师做的没什么错。那让我们再看下去:萌萌坐在建构区中,一脸地没精打采,索然无味,手中拿着积木,眼睛却不时地往娃娃家瞅上几眼。
我们都知道,区域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的区域活动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是一个愉快、放松、不受限制的自我表现的地方。但是,像萌萌这类幼儿原本应该愉快的区域活动中得到快乐了吗?没有!为什么?缺少真正的自主。是的,老师们肯定又会提出问题来:这是无法避免的啊,由于活动区域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有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活动区域就是会吸引大多数的孩子。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给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取名为�D�D教育前置法,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渗透教育,把这类教育放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任何一次的区域活动中不断的渗透,直到孩子们能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针对这个案例,我想教育前置法的教育内容就是设立隐形规则、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任何一种区域活动,必须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才是科学的、长久的。有效的引导幼儿参与各种区域活动,是我们老师的职责。
让我们来看看这节课,老师是如何处理的。这节课的课题是中班社会领域的《轮流玩》,活动目标是能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学习与同伴互相协商交流,在游戏中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有序参与游戏。
授课环节大体如下:老师设定了手偶情景表演,引出问题,让幼儿参与讨论:
情景一:一天小兔骑了一辆自行车,好朋友小猴看到了,也要骑,两个好朋友都想先骑车,互相争吵好不好?
这时候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想了好多办法,最终确定了一个办法,剪子包袱锤,谁赢了谁先骑车。然后老师就跟孩子们一起讨论怎么玩剪子包袱锤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情景二:确定了用剪子包袱锤的办法,小猴子赢了,它先骑上了自行车,但是骑多久才能轮到小兔子骑呢?老师又让孩子们讨论,再想一个办法,有的孩子说在车上安装一个定时器,每个人玩5分钟,然后轮到下一个小朋友玩;有的孩子说小猴子围着场地骑上一圈,一圈后就让小兔子骑……经过讨论,老师和孩子们共同选择了第二种方式;
情景三: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师,活动场地上有四辆滑板车,12名幼儿看见后都忍不住一哄而上,刚才课上商量的那些办法都抛在了脑后;老师及时把幼儿集中起来,重新回顾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猴的做法,让孩子们商量究竟怎样才能有序的玩,怎样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玩到滑板车,然后孩子们开始讨论,用剪子包袱锤的办法首先进行了分组,每3人一组,分成四组,然后每个组的幼儿再利用毽子包袱锤的办法确定了玩的顺序,最后三人商量滑板车的行驶范围,12名孩子都开开心心的轮流玩上了滑板车,并且还玩了很多次,体验到了轮流玩的乐趣。
课的最后,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今天老师感到特别高兴,因为小朋友们不仅帮小猴和小兔想办法,而且的知道了遇事情懂得了先商量,互相合作,听取别人的意见,轮流进行活动来解决问题。
试想,如果我们在让孩子们进行区域活动之前,利用教育前置法,把这类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导给幼儿,让他们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去运用,去操作。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些幼儿喜欢玩的游戏,把全班幼儿根据区角的种类数量进行分组,然后共同商定各个区域玩的时间、确定人员安排,轮流进入各个区域,当然,前提是一定要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入认可这种游戏规则,只有大家共同遵守了游戏规则,才能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乐趣。
这样一来,通过教育前置法的教育渗透,让孩子们才进入区域参与活动之前,就让孩子们了解轮流游戏、分享快乐的含义,既避免了孩子们只喜欢在一个区域活动,又能让全班幼儿进入到各个活动区域去体验,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极大的提高了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让孩子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孩子们自己学会玩,学会规则,学会合作,学会想象和创造是进行区域活动的主要目的。
【教育前置法�D�D走进幼儿园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