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集体备课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备课,是幼儿教师有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基础;集体备课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夯实课堂教学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集体备课即团队合作备课,换一种理解,就是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强化备课含金量,丰厚课堂教学内涵。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备课;教师成长;全面发展

  一、教师集体备课遇到的新问题

  主题背景下不仅要求教师备教材、备主题,更要求教师认真细致地备幼儿,尤其是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的理念不够“新”,或“吃”得不够“透”

  教育的规律昭示:思想的变革是最艰难的变革。换言之,教师曾经接受的教育模式,不是一两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研修学习能彻底改变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及主题活动课程的理念是新的,但由于很多教师的理念是旧的,或是说是夹生的,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教师的备课。到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或者说幼儿园的教学创新往往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实施的少;即便是实施,也是注重形式的多,重理性的少。

  2.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为教师传统的生存状态带来了冲击。在面临主题活动课程的教材内容或教学活动时,一些教师感到了诸多困惑,一是感觉缺乏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素养,二是缺少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主题活动课程》的深度了解,致使很多教师在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中存在着无力感。教师通过怎样的途径、怎样的方式、利用什么时间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其实是教师在备课前甚至是职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教师在备课或者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就无法体现《纲要》《指南》的精髓和理念,无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无法真正应对幼儿园课程的改革。

  3.教师的优化能力不够“强”

  在幼儿园,教师备课的课程资源来源主要是幼儿用书和教师用书,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教师首先必须学会选择和优化适合幼儿现状和发展的学习资源,然后教会幼儿创新和选择。但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备课时只是拿来主义,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缺少选择、优化和创新意识。

  4.教师的学习时间不够“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以及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但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完成从思想到行为方式的变革,是需要大量时间学习的:从书上学、从网上学、与同事一起探讨学、走出去学、引进来学等等。这都是备好课的前题。实际上,我们的教师是没有时间真正做到这些的,自然备课质量就受到影响。

  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因为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还不熟悉,对教材还不熟悉,对教学的环节还不熟练,因此常常会看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上不是“眼中无人”就是“目光呆滞”,一节课教师几乎就是自己在“背课”。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要积极融入集体备课的大环境中,积极借鉴集体的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技巧和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特别应备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环节,从而使备课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

  二、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集体备课策略

  1.“城乡幼教共同体”备课模式,促进区域内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各县市区可组建“城乡幼教共同体”的备课小组,坚持“省、市示范园引领,校带园兼顾,城乡办园优势互补”的原则,科学整合全区幼教资源,根据办园规模、办园特色、办园区域、办园类别在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间选派人员参加区域集体备课这一园本教学研究活动。由于选派的人员都是有经验的园长、教研主任或优秀的骨干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厚重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集体备课时参加备课的教师纷纷发表意见和观点,常常出现激烈辩论的场面。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参加人员将共同体集体备课的结果和精神带回到各自所负责的二级共同体进行分享、交流,结合各自园所的实际情况再进行二次备课,适当增减适宜实际情况的目标和内容。这样,不但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园际间的差距合作和差异合作,而且突出了“城乡幼教共同体”间的“互动、互助、共享”共同发展的特色,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集体备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升位,不断实现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的关键性突破。

  2.省编、辽师版教材整合备课模式,推动区域主题活动特色课程日趋完善

  目前,吉林市幼儿园使用的教材版本有两套,一个是省编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另一个是辽师大版教材《幼儿园探究性主题活动》。无论使用哪种版本教材的园所和教师,通过几年来主题活动课程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已经逐渐掌握了主题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要领和策略。但是如何引导农村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基于这样的思考,个别地区就出现了省编、辽师版教材整合备课模式。

  3.单元主题活动集体备课模式,保障主题活动有效实施

  如今,幼儿园课程中基本是以“主题活动”形式进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体会到:主题式课程的确为孩子和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教育内容,但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什么样的主题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呢?怎样才能让主题活动更有效地实施?更引发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兴趣?这些都给教师带来深刻的思考,这样就出现了围绕单元主题活动进行研究的集体备课模式。

  单元主题活动集体备课一般包含以下环节:主备人主备�D集体研讨�D修订主题网络图�D主题活动目标的细化及园本化处理�D活动计划的制订、形成初稿�D再次讨论修改,完成修改稿�D三次讨论,定稿�D实施教学�D活动后反思、总结。

  4.课例研究的集体备课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一直尝试着从幼儿园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出发,以有效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为载体,探索适合幼儿园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园本培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不断深入和完善教研工作体系中,幼儿园的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比如集体备课中最大的不足还是形式比较单一和呆板,教师的主体性还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师培养还较少考虑教师个体的感受和需求;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的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问题研究浅,对问题和方法的深入探究缺乏一种“质的研究”。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实施“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形式的集体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能带领教师从自身或其他教师的课例中进行研究,教师的教研由对活动的定性评价到对教学问题的研讨,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由被动的评价者变为积极的研究者,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愿意共同进行课例研究。同时教师群策群力提出修改建议;教研组再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同课多轮、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和异课同构的方法,组织教师再次观摩和研讨。这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课例研究,能带领教师不断“关注幼儿、关注教学、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

  总之,幼儿园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间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间的优势互补,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教育科研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从而为整体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编辑 薛直艳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集体备课策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集体备课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