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内容摘要:家园合作作为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此次调查,了解目前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发现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合作现状 改进策略

  

  家庭和幼儿园是对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不同场所和环境,同时也是儿童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环境。⑴近年来,随着世界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园合作作为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对儿童、家庭和幼儿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幼教界的关注。

  一、家园合作的涵义

  讨论、界定家园合作,必然离不开对合作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将合作解释为:“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⑵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合作是“人们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时的联合行动”,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⑶在美国,教育家提出,合作是“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家园合作就是将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具有不同结构、不同功能、不同教育特色的个体用同一目标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当前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主要形式

  根据相关资料:《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张燕、刑利娅,2002),《幼儿教育概论》(刘焱,2000)《学前教育学》(李生兰,1999),《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1997),《学前教育学》(梁志?觯?2002)等,可以看出家园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家长会、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电话交谈、接送时交流、咨询活动、经验交流会、幼儿园网站、论坛及QQ等。

  三、当前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园合作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层次⑸

  目前幼儿园家园合作工作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一般仍处在交流信息、了解情况等较低的层次上,如接送孩子时交流一些孩子的基本情况,很少深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及实施、日常的管理、园所发展规划及决策等方面;第二,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很少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等,没有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家园合作方案,这就使家园合作缺乏针对性,易导致表面化和模式化;第三,幼儿园的工作不仅包括教育教学、园所管理、园所发展等,还包括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但在目前的家园合作中,家长极少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环节。

  (二) 幼儿园与家长在合作中的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幼儿园与家长才能更好地实现沟通与合作。在合作中如果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就难以发挥家长的主体性,无法使合作达成最好的效果。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工作中存在不平等倾向。问卷中有50%的家长认为自己与幼儿园在合作中的关系是“幼儿园为主,家长为辅”,另外还有3.9%的家长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家长为主,幼儿园为辅”。在家园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不平等倾向主要表现为:第一,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时存在幼儿园单向影响家长的问题,如幼儿园向家长传达信息,家长只需照做,而很少有发言权⑹;幼儿园单方面对家长进行指导,家长的教育经验很少对幼儿园发挥作用。第二,幼儿园对合作的理解不够,过多地强调幼儿园对家庭的物质依赖,强调幼儿园对家庭的指导,忽视了家庭的反馈与要求等。⑺

  (三) 家园合作中,家长更多的是被动参与

  在幼儿园的家园合作中,家长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如家长在幼儿园的组织或邀请下参加家长会、参与家长开放日、接受老师的家访等。家园合作活动一般是由幼儿园安排,教师通知家长,家长只需按照幼儿园的意愿执行即可。在合作过程中,家长更多的是承担协助者的角色,协助配合幼儿园完成各项工作。

  (四) 幼儿园对家长意见或建议的反馈不够及时

  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虽然都能做出一定的反馈和回应,但能够作到及时反馈的还未达到半数。在合作中,意见或建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回应,就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合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改进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策略

  (一)积极促进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首先,家园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不仅仅是幼儿学习成果展示、接送时交流信息、互通情况等这么简单。⑻它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如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管理工作及重大决策的制定等。其次,幼儿园在了解幼儿的各种情况时,也应该适当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等,针对每个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家园合作方案。再次,幼儿园应该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不仅参与教育教学、园所管理、园所发展,还包括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环节。最后,幼儿园要从本园实际出发,广泛挖掘家庭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家长的职业优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结合本园实际,取长补短,与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上保持一致,使家园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幼儿园与家长间保持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是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强调的是家长与幼儿园的平等性,肯定了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潜能和作用。另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所谓的合作,指的是双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扶持与帮助,而不是单向的、单方面的。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首先要尊重家长,尊重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只有将家长与幼儿园放在平等的主体位置上,充分调动家长的主体性,才能使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家园合作水平的提高。其次,幼儿园要重视与家长间的双向交流,不仅要指导家庭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吸收家长的教育经验,听取家长的反馈与要求,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

  (三) 运用多种形式,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家园合作中来

  在家园合作中,家长绝不仅仅只是协助者。与幼儿园一样,家长也应该是家园合作的主体。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家园合作中来。这些形式可以是幼儿园将来园的主动权交给家长,请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作出安排,与带班老师预约、来园;也可以是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D�D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职业、爱好、个性特点等,鼓励家长全程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与幼儿园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充实教育力量;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广泛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各项事务的意见或建议,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个环节。

  (四) 及时处理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合作双方之间的意见反馈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合作的效果。幼儿园应重视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给予反馈。在具体的实施中,幼儿园可以派专人负责幼儿园网站、信箱,意见箱等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给予反馈,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使家长的各项问题能得到及时且妥善的处理。同时,幼儿园也可以积极寻求一些新的、简便快捷的意见处理途径,如家园信息栏、信息热线、网上信息点击等。

  有效的家园合作能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协调一致,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挖掘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才能让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开展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⑴⑻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21)

  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509页。

  ⑶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念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⑷卢乐珍主编,《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⑸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2005,(10)

  ⑹张蓉.国外家园合作的特点与启示[J].幼儿教育,2004,(21)

  ⑺刘霞.家园社区合作: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J].教育导刊,2003,(1)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