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大班后,幼小衔接自然成为工作的重点。我们知道幼小衔接并不是知识技能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所以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首先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开始,开展了“小主人“岗位承包”的主题活动。
一、活动的背景:
“老师,老师,你看呀,我们班新装修的水龙头漏水了!”赵世博小朋友弄得洗手间的台面上全部都是水,班级的一名幼儿在水池边大声的喊道。此时此刻我们发现有些小朋友同时还在洗手间的旁边打闹。美术课上,闫艺小朋友大声的告诉我:“老师,你看呀!旁边的刘禹超把油画棒的颜色往我的纸上画,并且弄得桌子上也是油画棒。”在班级里面这样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如杯子、毛巾、书架的整理;吃饭后,有的小朋友会忘了及时清理桌面等很多小朋友做的不是很理想的事情)。针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三位老师并没有采取对幼儿当面批评的方式,而是通过讨论,总结为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任务意识太差。于是我们决定在本学期重点培养大班幼儿班级的自我管理意识,把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物的管理权力都承包给幼儿,让幼儿把班级的工作通过互相监督管理顺利的开展起来。
二、 决定策略:
经过商量,我们三位老师决定开展“我是小主人”即小主人“岗位承包”活动。因为在我们大二班,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我们就把管理班级的工作系统的分配给每个个体,同时互相监督检查,以保障班级工作顺利的开展。这样的班级管理能更有效的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
开设班级工作承包制,学期初,把班级中的各项事物管理权用竞争的方式开展“岗位承包”制度。如杯子、毛巾、书架等生活用品的整理权;在桌子、墙上、地上等乱涂乱画现象的整理权;在教室大喊大叫,追逐打闹等现象的管理权……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物的管理权力都承包到幼儿个人。并由承包者制定所管理的项目的“职责与规则”,树立“我管人人,人人管我”的思想。于是我们的小主人“岗位承包”活动就诞生了。
(我班开展的我是小主人的活动)
1. : 岗位的制定 (我们的“岗位承包”开始啦!)
第一阶段:孩子自愿,老师针对孩子情况从中协调,用竞争的方式开展“岗位承包”制度。
在中班时孩子们已经有了做值日生的经验,但是自己“承包”某项工作对他们来说还是新鲜而好奇的,这更激起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吃饭后,有的小朋友会忘了及时清理桌面,而去做别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第一个岗位工作产生了:提醒小朋友按序放碗后及时清理桌面。经过讨论,能够承担此项任务的小朋友吃饭动作要麻利,还要保证吃好、吃饱!于是在一次午饭时我们选出了吃饭较快、较好的一名小朋友—彭喆,在结合老师观察这名幼儿以往的吃饭情况以后,大家一致决定由彭喆担当此项任务!
有了这次的过程,孩子们更深切地理解了“岗位承包”的意义!
于是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个“岗位”逐渐的诞生了!
——在洗手时有打闹现象出现,需要有人去督促!(管理员:赵士博)
——上厕所时,妮妮自愿去监督小朋友,禁止打闹现象的出现!(管理员:刘群峰)
——放油画棒后,请一名小朋友去摆放整齐!((管理员:刘思彤)
——户外活动前,小朋友自愿报名带大家热身,要求是会数“八拍”,两人轮流!(管理员:闫艺、高源)
——针对有的小朋友爱说的特性,让他们带领大家问好!两人负责!(管理员:刘禹超、梅雨彤)
——下楼梯时,最后一名小朋友督促大家好好走楼梯,并负责关门!(管理员:姜羽戈)
——小朋友玩滑梯时,提醒大家一个一个排队!(管理员:马小龙、舒欣然)
——出教室时,一名幼儿负责点名字!(管理员:王涿男)
——进宿舍后,一名幼儿负责拉窗帘,要求个子高的!(管理员:张连飞)
——小朋友洗手后,一名幼儿负责整理手绢!(管理员:张俊艺)
——晨间谈话时,一名幼儿负责整理孩子的橱柜,把衣服往柜子里边放!(管理员:赵翰雨)
——一名幼儿负责擦窗台!(管理员:康佳豪)
——出教室时请一名幼儿提醒大家把椅子插进桌子底下!(管理员:刘超)
——一名幼儿负责小朋友集体放椅子时,提醒大家6张椅子一摞!(管理员:杨宇航)
——区域活动时提醒大家放区域卡片!(管理员:张湘琨)
——洗毛巾负责擦墩布池子!(管理员:刘子维鑫)
——早晨来了放小椅子!(管理员:翟天时、王修为)
——早晨来后,擦小朋友的小衣橱!(管理员:张辰琪)
——负责擦钢琴!带领大家拍手做律动!(管理员:商耘)
——擦洗手间的台面!(管理员:王仕博)
——小朋友吃饭时提醒大家不要说话!(管理员:何洁)
——负责捡教室里的小纸片!(管理员:刘畅)
——当老师的小助手,带领大家做动作!(管理员:王奥然)
(我们的“岗位承包”开始啦!)
2.岗位工作时间
根据幼儿的前期经验,我们将岗位工作时间调整为一周一总(意思是一周之后对幼儿个人岗位做的情况进行总结)。我们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学习,消化和进步的过程。利用一周的机会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体验上更加的丰富。在管理技能上得到更多练习和巩固的机会,逐步形成稳定有序的做事习惯。
3.实施一周之后的结果
经过一周的时间,班里的大部分工作,都已经有人担当,各司其职,按自己的岗位上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仅记得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记得了同伴的“工作”…… 本次的活动很好的锻炼了孩子们的管理能力,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能力弱的孩子,一般的情况下总是需要我们去告诉他:“你要做这件事情了”这时,孩子才能想到自己的任务。在安排的时候我们只考虑带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能力。在以后的安排中应该让能力强的孩子带领能力弱的孩子。孩子们之间的学习要高于老师的知道。
第二阶段:每周之星评选 我们也要民主选举啦!(这是本活动最后的总结活动)
整个活动前先全民商议能当选“小明星”的合格条件。此后大家都可以用该“明星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同伴。在评选活动中,引导每个孩子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通过集体投票的方式,公正地评选出每周的“小明星”。
(每周之星评选—最后空的为最后的总结)
三、活动总结和反思
恰当地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来确定评选小主人“岗位承包”的要求,自己来评选心目中恰当的“管理员”,是真正把孩子看成了班级的主人,不仅增强了孩子自我管理的“内驱力”,还充分施展了他们的才干。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他们特有的思维能力和处世方式,作为老师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并支持他们,引发其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现代老师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上,要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一种平等交往,老师不是权威,老师应该是理解,尊重,爱护的代表。很多时候,师不一定要强于子,胜于子。一位好老师是能够领着孩子找到走向光明的路,而不是给他一间或者十间,二十间局限在数量上的光亮的房子。我们也只有摆正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位置,以儿童发展为本,把独立、自主、信任、宽容交给孩子,他们才能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好更快得向前奔跑。
本文作者:涿州市实验幼儿园 张慧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兰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