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美术 乐享成长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金 盏 小 金 星 幼 儿 园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从理解“适宜”的内涵开始。研讨对适宜的理解,一同梳理教育活动中“适宜”的原则。通过借助泥工活动教案推理活动目标,以此来掌握设计(目标与内容)适宜的要素,助力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效运用。
合适孩子们的、教育互动恰当的表达、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
符合当下孩子们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顺其自然,得到新的发展。
适合当下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幼儿能够接受容易理解的活动目标。
1.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2.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3.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关注最近发展区,目标的适宜性不高也不低,只要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到);
4.幼儿容易理解;
5.方法上幼儿能够接受。
刚才每一个小组都非常积极的在思考,充分体现了教“研”的实质性。肯定大家在教研活动前,能预习活动内容,把自己的思考带到现场。刚才大家都围绕着幼儿发展性的原则进行梳理: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从幼儿的原有经验思考;其次,还有关注材料的适宜性和注重精神氛围(师幼关系、幼幼关系)。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定是以活动(游戏)为基本形式。要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让其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嘴,获得经验、发展。鼓励幼儿进行操作学习,注重幼儿的主动活动。注重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全身心参与、多感官参与、多渠道感知,充分达到活动目的。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是有差异的人。因材施教原则要求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是每个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采取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活动中,业务副园长(付老师)引导教师观看中的一节泥工活动。了解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活动内容(从引发关注小蜗牛、泥工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 →观察泥工小蜗牛(外形特征)→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步骤)、幼儿大胆操作 →展示作品、合影),以此让老师们分组,通过环节中教师的提问、互动等推理活动目标是什么?依据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
活动最后,付老师重新和老师们一起梳理了一次活动内容的脉络,引导教师要关注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用意、教师的核心提问、把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以此来推断活动的三维目标。我们还要清晰的知道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达成哪一个目标?攻克拿一个难题?为了它而服务。
目标的制定是一堂活动的灵魂,要设计一堂成功的活动就必须对于怎样制定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活动目标前,我们要了解活动产生的主题背景,分析活动的精髓,在目标中体现可操性、可检性,我们可以通过目标的制定来检验活动的成果,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年龄的特点,只有注重幼儿基本经验,掌握了活动的度,这样才能抓住孩子发展最本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