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
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
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
师德,是自身立教的形象之本
刘培培老师是大兴七幼的一名一线教师,她热爱祖国,理想信念坚定,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践行到工作中。2023年9月刘培培老师荣获了大兴区教育系统师德先锋称号。
她引导幼儿开展了主题活动《一棵特别的梧桐树》,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多样,学会保护生命尊重自然。虽然只是一只小小的虫子,在树叶上留下了几个小小的洞,但是却引发了小朋友们积极的讨论和深深的思考。她以儿童视角支持幼儿主动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幼儿思维的碰撞,引导幼儿理解大自然当中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培养幼儿从小有一颗同理心,有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心,支持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与幼儿交往的教学工作中,刘老师成为了一名善于师幼互动,能够科学观察有效分析幼儿,并精准支持幼儿发展的幼儿教师。她对幼儿时刻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以儿童视角抓住幼儿乐于探究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开展多样丰富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成为主动探索世界、理解生命、爱生活、爱劳动、综合发展的主动学习者。
在主题《脆脆的黄瓜》中,刘老师一直是幼儿每一个想法的欣赏者,也是幼儿实施想法的支持者,哪怕是只有两名幼儿想种黄瓜瓤,教师也乐于陪着幼儿去探究。虽然失败了,但是教师也借此机会发展幼儿的对比观察能力,总结有价值的经验,使幼儿依然能够饱含兴趣的参与到后边的活动中。黄瓜收获后,当听到幼儿发现黄一些的黄瓜是老了,教师马上抓住机会,鼓励幼儿切开黄瓜看一看内部有什么不同呢?(老师心里还记着种黄瓜瓤失败的小朋友,预测过会在收获阶段让他们获得呼应的经验,给他们成功感的体验。)对比老黄瓜和嫩黄瓜种子的不同这一过程,不但使得种黄瓜瓤失败的幼儿获得了自信心让小朋友们回应理解了种子的来源,使幼儿完成了对整个黄瓜种植过程和经验的梳理。
刘老师在工作中观察幼儿的兴趣,不断的创新支持幼儿发展,和幼儿一起边玩边学探索编织游戏。她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现状,为幼儿不断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支持幼儿编织方法的探究。耐心的捕捉幼儿的兴趣与困难,不放过细节,推动幼儿跟随需求不断生成探究点,并引导幼儿梳理新经验。学习迁移经验,不断拓展编织的范围,得到更深入互相联系的编织探究。在编织的探索过程中,幼儿能够不断产生问题并乐于不断探究和获得结论,幼儿编织出坐垫、发卡、手镯、围巾等等多样的作品,在幼儿不断观察探究和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增强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等的多种能力。
刘培培老师说: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做一个读懂学生的教师”,只有懂幼儿,才能懂教育,才能给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最好的教育,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光说爱是不够的,要学会观察、善于支持、懂得研究,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始终坚持不懈的积极学习和研究,不断转化成实践,适应新时代,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申思瑶老师,自2014年7月毕业便怀揣着学生时代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在这9年的时光中,她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真挚的爱浇灌着一株株幼苗,陪伴他们成长。2023年9月申思瑶老师荣获了大兴区教育系统师德先锋称号。
任劳任怨一片爱心
2014年8月,她进入幼儿园,担任小班教师,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她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但这并没有让她泄气,相反让她更加勤奋努力、更懂得珍惜这份神圣的职业。在带班的时间里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懂就问,很快熟悉了班级的所有工作,能独立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工作效率高。在第二年开学初,她担任了新一届的小班班主任。那一年又恰恰赶上她结婚、怀孕,生子。角色的转变,让她更加的爱孩子,更加的体会到当妈妈的感受。这些都让她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让她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是申老师工作转折的一年,这一年她调到大兴七幼工作,新的单位,新的开始,虽然是一名有着6年工作经验的教师,但是她依旧虚心向园内的教师请教各种问题。
同年的九月一日,她接到了来到新单位后的第一个班级,由于陌生和不了解,家长们对她有着许多疑虑,开学初更是受到了许多家长的质疑,但是她坚信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带班经验一定能获得家长们的认可。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十分了解作为一名家长在幼儿入园时所产生的焦虑。她需要做的便是把更多孩子们的一日生活情况传递给家长,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她坚持每周在班级群中上传幼儿活动照片及内容,每日放学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幼儿在园表现,很快她的教学理念获得了家长们的肯定,家长们对她的工作也更加的理解支持。
每一步都是学习和思考的历程
大兴七幼的教师会再接再厉
持续奉献、追求、探索、创新
一起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园所和文化
总编审:刘波
编辑:申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