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很多孩子不得不和大人一起宅在家中。即使居家隔离,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适宜适度的运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发泄无处安放的精力,保持情绪的安定和愉悦;能够提升孩子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够增强体魄,提升身体素质;同时还能促进孩子在空间认知、社会性、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如何让居家生活更加轻松、愉悦、充实,保障孩子基本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赵园长和老师们做了以下的分析和建议。
第一,长时间保持“静态模式”,导致视力下降或肥胖;
第二,缺少必要的运动,导致身体素质变差;
第三,长时间的怠懒,导致对学习生活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无事可做”,情绪状态不佳;
第五,有些家长认识到应该让孩子动一动,但觉得场地、材料设备等条件不充分,担心制造噪音,不知道应该进行哪些身体运动。
幼儿的身体运动不仅仅只跑和跳,学前儿童的运动类型包括日常活动和玩耍游戏两大类。其中日常活动包括家务活动、整理玩具等;玩耍游戏包括移动类游戏、姿势控制、物体控制和肢体精细动作控制类游戏。因此,在一日生活中,要兼顾日常活动和玩耍游戏,一方面,家长应多为幼儿提供劳动的机会,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适当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照顾他人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注重劳逸结合,适当开展室内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同时,增进亲子情感。
许多家务劳动属于轻体力活动。家长应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幼儿充分参与家庭生活和劳动,如洗米、择菜、扫地、洗袜子等等,对于孩子既是劳动,也是游戏,身体得到了锻炼,也增进了生活自理、服务他人以及责任意识和能力。我们提出了适宜的家务劳动建议清单。
类别 | 内容 |
卫生清理 |
学习擦拭桌面、收拾餐盘;扫地、拖地 |
内务整理 |
睡前、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叠被子;帮助家人晾晒衣服,收拾晾干的衣物并折叠整理、分类摆放 |
物品整理 | 分类整理自己的图书和玩具 |
烹饪美食 |
尝试洗菜择菜、进行简单的食材准备和美食制作 |
衣物清洗 |
尝试独立清洗自己的内衣、袜子、毛巾等,掌握简单的洗涤方法 |
垃圾分类 | 主动将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
种植养殖 |
照顾家中的植物,定期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照顾家中的小动物,尝试给小动物喂食 |
照顾他人 |
饭前依据用餐人数准备和摆放餐具;帮助家人把用过的物品归回原处;学会体谅和照顾家人 |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和孩子一起讨论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并制定计划。能够对孩子主动、认真的态度和做法应给予表扬,给孩子更多的宽容和等待,允许孩子“犯错”,再共同找出问题,提出鼓励性的希望和建议。
可以尝试把家务变成游戏的方式,增进劳动的趣味性,幼儿劳动中应给与必要的劳动技能支持,帮助孩子了解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获得成功感。
基于不同年龄特点,可以合作劳动或者分工劳动,相互夸奖和鼓励,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发更多的亲子对话和情感联结,同时体验劳作的幸福感。
移动类游戏。包括爬、走、跑、跳等,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空间,创设游戏化、情景化的形式,引导孩子多参与多运动。 | ||
爬 |
小动物爬行(熊爬、猩猩爬、鳄鱼爬等);小推车(孩子用手肘或手支撑地面,家长抬起幼儿腿部,高度和速度要适宜);钻山洞;爬小山(用抱枕等堆成小车)不同爬行动作(关注不同年龄特点:手膝着地爬;手脚着地爬、横着爬;倒着爬、转圈爬、匍匐爬);爬行钻洞 |
|
走 |
两人三足;趣味走线(用细线在地面上摆出不同造型,沿线走);变换形式走(听信号有节奏走,变换速度走、高人走和矮人走、听信号换方向走、倒退走) |
|
跑 |
障碍跑、亲子往返跑、鳄鱼来了、夹包跳、连续跳(双脚连续跳、单脚直线连续跳) |
|
跳 |
跳绳、袋鼠跳、障碍跳(单独障碍跳、连续障碍跳)、小青蛙跳荷叶、立定跳远 |
物体控制类游戏。家庭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如筐、盒子、抱枕等等都能成为孩子运动游戏的良好器材,家长可以因地制宜,与孩子进行多样化的游戏。 |
||
球类 |
拍球(如单手拍、双手交替拍等)投篮(借助家中的皮球、玩具或纸球,投到筐、桶或盒子中,可根据幼儿水平,调整大小和距离增加难度)夹球投圈;背靠背传球;赶小猪比赛;室内保龄球;听指令抢球;小脚运球 |
|
绳 | 跳绳;走线游戏 | |
圈 | 套圈 | |
抱枕 | 枕头大战(投掷) |
身体控制类游戏,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 |
静态平衡 | 舞蹈拉伸动作、金鸡独立 |
动态平衡 | 蹦床、走独木桥(用奶粉桶、小板凳等间隔距离摆放)、穿越火线、躲避球、跳房子、走线等 |
确保场地、服装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安全,运动后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良好。做好运动中的保育,注意动静交替,及时擦汗和补充水分。
学前儿童的运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尽量选择孩子平时喜欢的运动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家长要积极参与到运动游戏中,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增进亲子情感。同时,运动材料的准备、收拾整理都要有孩子的参与,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探索家中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如何变为趣味性的运动游戏。
一方面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适宜,每天坚持运动,其中中高强度的运动可在上下午各进行半小时,一天累计一小时为宜。饭后1-2小时运动,运动前热身,逐渐加大强度,运动后放松身体。另一方面,运动内容和方法要适宜,尊重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其中前滚翻和从较高位置向下纵跳是不适宜幼儿的。
运动中家长切忌急躁,要先进行准备活动,在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运动后进行身体放松活动,注意控制运动量。同时,幼儿运动存在个体差异,对原本就不活跃或体质较弱的幼儿,应注意循序渐进。
结合家庭空间场地、家中日常可利用的材料开展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同时注意室内运动尽量不对邻居带来干扰。
适宜适度的居家运动能够充实一日生活,做到动静交替,使摄入与消耗保持平衡,从而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提升幼儿的免疫力。让我们一起运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