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情感引入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二、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
2、锯子一把。
3、计算机辅助教学一套。
4、幼儿操作的匹配图片每组一份(鱼网、蜘蛛网;变色龙、迷彩服;育婴袋、袋鼠;蝙蝠、雷达)。
三、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说说自己的发现(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玩玩、议议。
2、师生谈话。
师:刚才你们玩的是什么东西?(幼儿:草、放大镜)
师:你们说到的草它有个名字叫茅草。你们玩后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吗?(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大家)
师小结。(着重点在茅草上。如:老师听见小朋友说,茅草的边缘扎手;还有的说用放大镜可以清楚地看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这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好吗?
3、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4、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有一个叫鲁班的人他也非常的聪明。
(二)、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根据幼儿认识程度选择以下内容)
1、让幼儿看、听故事《鲁班造锯》(利用教学辅助)。
2、幼儿和老师共同讨论。如: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呢?鲁班受到什么的启发发明了锯子?(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茅草–锯子放大的画面)
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到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看。
3、出示鱼的图片
师:鱼为什么有时能游到水底下,有时又能浮出水面呢?那你们想想仿照鱼的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呢?鱼和潜水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你们瞧,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他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潜水艇。还有哪些的东西是受到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呢?让我们来找找看。
4、通过匹配游戏,找出有共同特征的两种物体。
①幼儿分成4组,每组一份匹配材料。动物图片:蜘蛛网、变色龙、袋鼠、蝙蝠;人造物图片:渔网、迷彩服、育婴袋、雷达。
②找出有共同特征的两种物体。
③说说匹配的理由。
(三)、游戏:比比谁快
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你会发明什么呢?让幼儿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小结:看来你们都想和鲁班一样做个发明家是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告诉小朋友、老师和爸爸、妈妈,好吗?(自由结束活动)
一、活动目标
⒈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寻找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⒉通过游戏,增加对生活中仿生现象的了解,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二、活动准备
⒈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树叶。
⒉鲁班造锯
三、活动过程
⒈引导幼儿感知树叶有锯齿的特点。
⑴出示树叶,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手上划一划,找一找树叶的什么地方很特别。
⑵引导幼儿讨论
A.你发现树叶的什么地方很特别?
B.树叶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
⑶幼儿再次观察树叶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⑷刚才你们发现了树叶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
⒉播放,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
⑴倾听《鲁班造锯》的故事
⑵提问
A.鲁班发明了什么?(锯子)
B.锯子有什么用?
C.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树叶)。
D.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树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就象我们今天看到的锯齿边的树叶。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
⒊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⑴请幼儿猜一猜这些发明是受了什么动物的启发?
A.鱼网(蜘蛛网)。 B.母子雨衣(袋鼠)。
C.变色龙(迷彩服)。 D.蝙蝠(雷达)。
(2)幼儿操作
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注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
附故事:
古时候,有个聪明人叫鲁班。他不但回盖房子、会造桥,还会制造工具。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幼儿园大班科技活动――《鲁班造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