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是随着对事物的认知不断地增加和深入而逐步成长的,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想培养好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抓住0-6岁逻辑思维敏感期,这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未必达到很好的效果。
0-3
直觉行动思维
这阶段孩子以直观行动的方式进行思维。孩子在这阶段的很多动作、想法和语言,多是杂乱无章的,因此训练孩子爬行、滚翻、蹦跳等平衡协调能力,对孩子思维发展非常重要。
3-6
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和对其联想的一种思维。但这阶段孩子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要多引导孩子从具体中学会观察、归纳和抽象,利用孩子好奇心,对他们提出发散性问题。
6+
抽象逻辑思维
这阶段孩子可以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现成答案,让他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他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训练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只凭借专门的训练就能有突出成效的。它的培养应该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化训练方式,比如在平常说话中可以多用因果关系的连词,比如因为、所以;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做事的先后顺序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首先、然后、最后等,不仅能让孩子做事更有条理,还能帮助孩子思考和梳理。
保护好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要想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就要多让孩子去尝试、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也更加愿意去思考“为什么”。孩子就是通过提问、收获回答、思考、出现新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要有耐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多思考。
家长要学会如何对孩子提问
有些问题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解释,可以用反问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想象,然后带孩子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寻找答案,用一个本子将孩子的问题记下来,告诉他很多问题书中都有答案,可以先将问题记下来,每天读一点书慢慢找答案。也可以在讲故事过程中进行提问,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或是需要推理的提问。
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让孩子观察后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判断,孩子的回答必然是遵循了一定的逻辑,可以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分类能力可以调动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在思考如何分类以及为何这样分类的过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实际生活中拓展能力。
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同时锻炼孩子独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一味包办孩子一切,要让孩子对生活中的事情有更加深入的认知。比如家长在讲故事中设定一个场景,让孩子表达自己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说出这样解决的理由;再比如家中的一些决定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拥有决策权和组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