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孩子的目光,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当作榜样。本学期即将结束、新学期到来之前,正是老师养成好习惯的好时机。在教育中哪些习惯是老师必须要养成的呢?
控制情绪
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时,第一步是找出原因,在想发火之前,先数十下,或者深呼吸,你也许就会放松下来。
激励孩子
换个思路,多个方式,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如果幼师仅仅用一些常规的激励法,如物质激励,也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场合,那最终取得的效果将会越来越薄弱。
公正
老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孩子从中体验并获取信赖和尊敬。反之,老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孩子失去公平感,影响他们对老师、学校甚至是社会的信任。
主动问候
当孩子害羞的时候,老师不妨主动问候孩子,这能让他倍感亲近和安全,或许下一次,他就能主动欢快地跟你say hello了。
威信
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入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
微笑
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带着微笑进课堂,能给孩子一种强大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一定使老师的魅力倍增,也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读书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智慧的源头,还能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一个喜欢读书的幼师,具有感应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敞开胸怀接纳孩子的个性,充分发掘孩子潜在的创造力,开拓更加深刻的心思。
管理时间
幼师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就很难在繁琐的工作中从容应对各种困难。但学会管理时间,需要付出耐心、持之以恒,并在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下慢慢把它提炼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观察力
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觉察社会上各方面的思潮对孩子的影响,及时发现和了解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预防何种“隐患”,从而把握住教育幼儿的主动权。
规划自己
幼师应该在学期初对新学期的班级工作深入思考,结合幼儿园的要求,制定详细计划。有时候,工作的好坏并不在于你有多大的热情,而在于你如何有效地面对,得心应手地处理每一件事情。
*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