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832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孩子对于长辈最基本的“尊重”,在孩子小的时候甚至是不会说话时,父母就要教育孩子尊重长辈。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影响着孩子,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大人孝顺,孩子也会学着孝顺的。
如果想要看孩子长大之后孝不孝顺,不用等到孩子成人,在孩童时期便能看出端倪。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的基础是什么样的,长大以后发展的大概方向就会有所预见。
案例
“滚,不要你管”!
任谁也没有想到,这句话是从一个12岁的小男孩嘴里说出来的,而且这小男孩的发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母。
原来,乐乐一直都是比较叛逆的孩子,情绪也常常会比较暴躁,这次开完家长会,老师反应乐乐经常在学校和别人打架。
听到这话之后,乐乐妈妈回到家顺便唠叨了自家儿子两句,可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得到的不是对方的“听话”,反而直接引来了儿子的一顿“谩骂”!
平时孩子虽然叛逆,但从来都没有骂过父母,没有想到,这一次孩子的话语竟然这么重。
一时间,乐乐的母亲可谓是十分寒心,眼泪当场就落了下来,因为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含辛茹苦拉扯长大的儿子,到最后竟然这样对自己说话!
夫妻俩晚上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说话,乐乐妈妈突然想到一点,对丈夫说:
“平时乐乐爷爷一说你几句,你就会顶嘴而且也会对老人家说滚,别管我,儿子这是不是在学你的行为呢。”
乐乐爸爸想了想,自己平时脾气确实很暴躁,对父母也缺乏耐心,但没想到自己的言行会对儿子产生这么负面的影响,很是自责。
其实像乐乐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父母再不加以教育,不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未来成为“白眼狼”的几率是很大的,届时后悔晚矣。
尤其是当孩子经常把以下“这三句话”挂在嘴边时,父母可千万要注意,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白眼狼”。
从“三句话”挂嘴边的娃,家长要重视
1、“你烦不烦?别烦我”!
当孩子对父母说“烦不烦”的时候,父母可千万不要大意。
如果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对父母不耐烦,乱发脾气,日后又会怎么样对待父母呢?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对父母说这句话,而且经常对父母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时,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白眼狼,让父母寒心。
2、“你去给我做………”。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以至于养成了孩子娇惯的性格和逆来顺受的习惯,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得围着自己转。
如果当孩子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父母说话时,那么这孩子将来不孝顺的几率是很大的。
因为他们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长大之后又谈何孝顺?
3、“关你什么事?”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拉扯长大,到最后,孩子却认为父母是多余的,认为自己的事情不关父母的事,并且不让父母插手,嫌父母碍事儿。
像这种孩子,日后很有可能成为白眼狼,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注意,及时把孩子引到正路上,防止以后孩子的行为令父母寒心。
以上几句话,你家孩子平时对你说过吗?
如果一个孩子在平时经常对父母说这三句话,那么他心里就没有尊重父母,也没有一个“孝顺”的概念,长大之后成为“白眼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所以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言行举止要加以重视。
其实一个孩子的孝顺与否,不仅与孩子有关,更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父母什么样子,看看孩子就知道了,孩子其实也是缩小版的父母。
要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父母就要做成什么样,也要引导孩子如何去做。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如果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加孝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去做?
培养孝顺娃,父母要做好这两点
第一、想让孩子孝顺懂得感恩,溺爱孩子是大忌
其实要想让一个孩子变得孝顺,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溺爱。面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该拒绝时就拒绝,让孩子明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不是理所应当的。
只有让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父母,才能教育出来孝顺的好孩子。
第二、要想孩子孝顺,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则
除此之外,要想让自家孩子变得孝顺,父母还得学会以身作则。
如果自己对待长辈本身都不孝顺,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将来对自己孝顺?
辣妈语录
父母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孩子们看到父母的正确做法,自然就会自发的模仿。有时大人都不用费劲去教,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未来也会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希望广大父母们能够做到以上两点,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不要溺爱孩子;
以身作则,让孩子自发的向父母学习,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父母做到以上两点,孩子会越来越孝顺越来越懂事的,并且父母也会感到轻松很多。
本文编辑:妈妈缘
审稿主任:全能辣妈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