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长(共1732字,阅读约4分钟)
很多年轻人,会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人生事业的奋斗上面。
所以有了孩子之后,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他们一般会选择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照看。
一些是交给孩子的姥姥,还有人直接把孩子丢给奶奶来照顾,而姥姥和奶奶虽然都是长辈,但在方法上也会略有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生活当中的经济能力上
作为一个标准的普通上班族,就要面对日常工作中的朝九晚五,所以白天,都是家里的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像是买菜、给孩子买零食等等,老人往往得自己掏腰包。
而当年轻人考虑到自己的父母也有退休金的时候,便会下意识的忘记要给他们一些生活费。然而,这种需要“既出力还出钱”的行为,在姥姥或奶奶的心里,想法也就不同了。
有次,和一些小区90后宝妈聊天,聊到家中老人帮带娃的事情,其中几位宝妈吐槽到:
“自己妈帮带娃一般都要给钱,而孩子奶奶带娃就不用给,她们反而还得倒贴给孩子钱呢。”
“很真实,我娃刚出生,我让我妈过来帮我照顾的,每个月给1500。孩子一岁多,我婆婆来接班,我就没再给婆婆钱。毕竟孩子跟婆家姓,我妈是人情来帮忙,不能让她老人家寒心。”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种现象,成为了一种默认的常态化行为呢?一些过来人给出了以下几点原因,挺现实:
?养儿和养老之间默认的关系
在很多人看来,年轻人结婚之后就会组成自己新的家庭,而这样一种新的家庭,在无形中就拉开了和原生家庭之间的距离。
对于男方的家庭来说,他们会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着更近的距离,包括以后的养老,也是儿子儿媳妇共同承担的。这就会让一些婆婆们认为,自己也要出一份力帮助孩子们照顾孙子,到养老的时候,也好让孩子们来帮忙。
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刚好相反,女性嫁到夫家,往往和娘家走动的就少了,养老的时候,女儿们更是帮不上太大的忙。所以,如果想要让女方的父母帮照顾自己的孩子,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报酬来表示感谢,一般就是给她们生活费,从而让姥姥们感觉到一丝安慰。
?孩子的姓氏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因为孩子生活在和自己奶奶更近的环境当中,而且他们也会和自己的奶奶爷爷有着一种隔辈的亲情,所以这种亲情便能够让他们的奶奶非常愿意抚养他们。
一些老人总说:“孙子是自家的,外孙是别人家的。”所以许多奶奶们往往会对孙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孩子被真真实实地当做整个家庭一部分的时候,一般不会谈及金钱。
所以在世俗理念当中,奶奶照顾孙子,给孙子零花钱,就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了。
而想要让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孩子,也有许多非常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定要和整个家庭沟通好教育孩子的观念
不一样的人对于教育孩子有着不一样的想法,特别是老人与年轻人之间,是会存在一定代沟的。
而这种代沟,如果在大体上得不到统一的话,很有可能会耽误孩子的成长,更有甚者会引起家庭的争端和矛盾。
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奶奶统一好教育理念,以后才能够在孩子教育的事业上共同发力,才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互尊重是彼此和平相处的前提
不管孩子的父母是否赞同老人的教育理念或者生活方式,甚至是老人自作主张然后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和老人之间有着足够的沟通。
这种沟通既是生活上的相处润滑剂,又是日常生活中尊重老人的表现,所以如果及时询问老人的意愿,既不会破坏他们老年的生活,也能够让他们有着教育好孩子的准备。
其实不管老人是否愿意照看孩子,家长心里也要对老人有着足够的尊重和孝顺
●孝顺老人是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感恩心也是一个人不能缺少的。
如果年轻的父母对于老人做出的选择,不能够抱以充分的理解,那么怎么对得起当初自己的父母把自己拉扯大的辛苦呢?
虽然孩子的奶奶和姥姥,在带孩子的问题上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些老人可能孩子即便给生活费,也不太想照顾孙子,毕竟照顾宝宝心累,身体吃不消。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始终保持感恩的心和充分的理解,不要太强求老人。
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孩子的照顾问题,也是整个家庭和睦的关键,让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她们的晚年生活也会更自在更舒心。
辣妈语录:
要不要照顾孩子是老人们的选择,给生活费的多少也是晚辈需要跟老人沟通的。因为带孩子这只是一种情分,不是他们的责任更不是他们的义务。
所以家长一定要理解老人的想法,并且不能因此心生怨恨,要始终有一颗孝心和爱心,才能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安心。
家长们,在让奶奶或姥姥带娃时,你会有所区分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