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辑|旋妮
审稿主任|探长
(共1387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父母不仅仅会把孩子的名字当做一个称呼,还会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以及期盼融进文字当中,所以他们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恨不得把字典里的每一个字都吃透了,让孩子的名字富含深意。
引言
所以,家中长辈对起名字这件事情,都非常的认真和慎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网络文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喜欢跟随着潮流,取一个当下比较时尚的名字,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重名重字”这样的情况。
重名在幼儿园里是非常常见的,在同龄人当中,出现大量在网络文学中就能够找到的名字,让人看一眼只觉得眼花缭乱、难以区分,尤其是“涵”“梓”“彤”“轩”这几个字。
为何“梓、涵”会成为家长起名的“宠儿”呢?
?很多家长喜欢用这个字,是为了显得具有文艺气息
这样一个字,一眼看去确实是文艺范儿十足,而且恰逢在网络文学中常常能够见得到“梓、涵”这样的字,在前几年又是非常火爆的,所以很多孩子的名字当中,都能够看得到这些字的身影。
就是因为这样的字饱含了父母那个年代的青春和热情,就是这样似曾相识的字,才让很多父母都受到了影响。
其中不仅仅是这样的字显得文艺,父母可能会根据五行属相来给孩子起名字
有些父母比较在意生辰八字,他们会根据孩子的“生辰和八卦”来起名字,如果孩子五行缺木的话,就会考虑木字旁和具有植物意义的字,其中“梓”就是既具文学气息又饱含寓意的一个字了。
可能自己身边同名的孩子并不多,可等孩子上学以后才会发现,这样的名字已经到处可见了。虽然这个时候,家长往往有些后悔,可改名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近些年来,有很多年轻的家长也会刻意避开这几个字。
不过,起名字仍然是家长最为重视的事情,重复率高的字虽然舍弃了,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起名字方式。
谨防“烂大街”姓名再来袭
许多父母总是在追逐潮流的路上改了又改,名字如果挑不好,那么反而又在姓氏上下足了功夫。
?“父姓加母姓”的名字,再一次袭来
有些父母会把父姓和母姓同时加在一起,合并为一个新的姓氏,然后单独加一个两个字,就组成了一个新型的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字。
夫妻采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起名字,原则上是表示夫妻感情好,而且对孩子的爱又是无私付出的,他们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只是选择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
●容易出现谐音的问题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多音字谐音字常常会被人读错,一旦孩子名字有谐音,都有可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王杨”(亡羊)“杨陈”(扬尘)等,在孩子上学期间容易被同学起外号,那么就可能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社交障碍以及心理阴影。
●读起来拗口
父姓加母姓这样给孩子起的名字,有的读起来会非常顺,但有的读起来往往并不能朗朗上口,比如“张李”,“陈刘”硬组合起来的姓,拗口的发音也不容易被记住。
如果再给孩子取一两个比较生僻的名字,不仅不利于孩子书写自己的名字,也不能够让人一眼就认出,很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发音,从而造成尴尬的局面。
辣妈语录:
当然名字只是一种代称,对孩子的未来影响不是特别大,但这种称呼会陪伴孩子一生,当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他们的名字就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甚至是会关乎到他们在公众场合的脸面。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尽量还是要慎重一点,不能因为一时的儿戏而让孩子在以后面临尴尬的境地。一个有意义且独特的名字,对孩子来说会有很大帮助的。
家长们,你有用过父姓加母姓的方式起名字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