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辑|旋妮
审稿主任|探长
(共154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是这个世上最温情和最敦厚的词语,一声妈妈,蕴含着多少深情和爱意,蕴含着多少依赖和欢喜。
引言
有很多家长都发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叫自己“妈妈”,可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就开始只单独的喊一声“妈”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从“妈妈”到“妈”,娃的一字之差,我的一夜难眠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孩子还小的时候,每次见到自己,都是软软糯糯的一声“妈妈”,自己倒也习惯了。可孩子上了高中住校之后,对我的称呼竟然突然变了。
以前都是喊叠字“妈妈”,可从学校住了一个星期回来,竟然开始只喊一个“妈”字了。
本来以为这是孩子的一时口误,可是连续几个周末周天,孩子叫自己的时候,竟然都只是单独的一个“妈”字。
面对着一字之差,虽然我没有多问什么,但却直接让我一夜难眠。因为我明白,孩子从“妈妈”到“妈”的区别,是孩子长大了,想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由了,而作为母亲的我,也应该学会放手了。
当娃从“妈妈”改口叫“妈”,暗藏的这些心理变化,家长应该清楚
★第一个心理变化:
●暗示孩子渴望成熟,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就像我家的孩子一样,没上高中之前,都是喊自己妈妈,上了高中住了个校回来,便直接改变了称呼,只叫一声单字“妈”。
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变化,实际上,它反映的更多的还是孩子心理上的成熟。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不仅在距离上和父母渐行渐远,在心理上,孩子也开始有独立的诉求了,希望广大父母都能够明白这一点。
★第二个心理变化:
●暗示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孩子与母亲之间有了一定间隙
其实关于从“妈妈”到“妈”的变化,还有一种原因会造成这种状况,那就是是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让孩子心里产生了隔阂?
当孩子和父母吵架之后,表面上虽然看不出什么,但一旦心里有了隔阂,孩子很有可能就会从称呼上发生改变。直接从妈妈降级为妈,这也在一方面暗示了孩子对母亲的不满,表明孩子与母亲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间隙,父母还要注意了。
你家孩子对你的称呼发生改变了吗?
一旦发生改变,很有可能是上述两种原因造成的,希望家长们别不放在心上,分析原因,和孩子好好沟通,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好。
那么当娃开始改口叫妈时,家长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学会放手,给孩子一定独立的空间
称呼上的变化,也直接反映了孩子心理上的诉求,仅仅一字之差,很有可能就是孩子想要独立了,这时候:
●我们父母一定要学会“识趣”。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无非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子女留给父母的,注定只是一个背影”。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接受这个事实。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孩子学会走向独立,学会信任孩子,学会对孩子放手,不要让自己的爱成为捆绑孩子的束缚,否则,也只会害了孩子。
?平和沟通,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也就是父母和孩子产生了隔阂,才导致孩子在称呼上对母亲发生改变的话,这时候,母亲就应该:
●和孩子进行一场平和的沟通。
父母要深刻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与孩子产生共情,明白孩子心里的想法,认识到母子之间存在的矛盾根源在哪里,尽可能的解决它,不要让矛盾阻碍了亲子关系的建立。
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候不必要非得端着架子,和孩子做朋友反而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平等沟通,平和交流,缓解矛盾,解决问题,才是最佳的与孩子相处的方法。
辣妈语录:
从“妈妈”到“妈”,称呼上的一字之差,反映的可不仅仅只是称呼的改变,还很有可能是孩子心理的改变。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千万不要无动于衷,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及时采取措施,放手给孩子自由,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家长们,你家孩子对你的称呼是什么呢?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