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本应是孩子的避风港。
应该要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也应该要呵护孩子的“生长”,让他们快快乐乐的长大成人。
但是有部分家长,他们却并不能够清楚的认知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家长在年轻的时候“贪图享乐”喜欢独自“潇洒”,不管不顾子女,又或者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儿理念,但是到老了还想让孩子来养老孝顺自己。
那么,这些人的老年生活又都过得怎么样呢?
此前就曾有一段视频火爆全网,一位老人对着镜头控诉自己的两个儿子对自己不好,说自己老无所依,老人边哭边说:“老伴还在的时候他们俩还会回来一下,现在老伴去世了再也没人管我,我怎么养了这么两个白眼狼!”
当时大家都是怀揣着非常愤怒的心情看下去的,觉得错都在孩子的身上,但是知道了真实原因之后,很多人却纷纷支持起孩子们的做法。原来是作为父亲的他,在年轻的时候从未管过孩子,这为父亲年轻时迷恋赌博,很少顾家,两个孩子都是由妈妈一手拉扯长大的。
这两个孩子也并非是不愿意照顾自己的父亲,他们之前都有接老人去住过一段时间,但是老人挑三拣四,喜欢摆脾气。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家还要照顾老人,老人又总是找事儿,因此便谁也没再说要把老人给接过去养老了。
其实在这几年里,两个孩子每个月都会给老人打生活费,而且他们也已经给老人交了社保,所以老人是可以领到补贴费用的。所以这两个儿子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觉得自己对父亲也是仁至义尽了。反而是父亲要求的很多,自己不付出,老了又想得到加倍的回报,那可是没有这么轻松的。
看到最后,有位网友分析道:“只想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如今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是十分凄惨,但是年轻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尽过自己当父亲的责任,所以孩子们才会对他并无感恩之心。”
孩子们能把老人安排的妥当,也已经是尽了孩子的本分了,孩子一开始心里是会有父亲的,只是那份爱一点点的被磨没有了,到最后,想要重建父子关系也无能为力。
作为父母,如果说我们希望孩子以后能更加尊重我们,能够做到心中有父母,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要注意这几点。
●多给予孩子爱与关心,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当中成长
想让孩子对家长能够常怀感恩之心,首先家长就得要“担起责任”“有所付出”。
这些从小就生活在有爱环境当中的孩子,他们往往也是“心中向阳”,这些孩子更愿意为父母养老送终,也会习惯于对父母好。
如果不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太过于凄惨的话,年轻的时候当然不能够只顾着自己潇洒,或者是不为孩子考虑。而应该要多给予孩子爱与关心,要让孩子能够在有爱的环境当中成长。换句话说,父母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得到多少回报。
●应该要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避免丧偶式教育
其实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和妈妈的关系更好一些,和爸爸的关系则相对疏远。
之所以大多数孩子和自己妈妈的关系都会更好一些,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宝妈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较久,她们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
而那些父亲,平时只顾着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年轻时贪图享乐,导致形成了“丧偶式教育”,所以在晚年到来后,孩子们自然不会对父亲好。
所以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宝爸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要清楚的认知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亲心怀感恩。
●要懂得有付出才有回报,也应懂得知足
为父为母,我们更应该要对孩子多几分真心。
有些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开始盘算着等到孩子长大之后自己要从他们的身上索取些什么,自己给他们花了多少钱,他们要加倍还回来。如果说总是有这样“利益”的想法的话,那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辣妈语录:
其实大多数的孩子他们更加喜欢的是能够真心对待自己的人,而孩子是能够感受到每个人的真心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要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个道理,只要自己是真心的对孩子好,那么他们也同样会有所回报的。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深厚,等到父母年纪大了,将心比心,孩子也会主动的去孝顺父母的。这样孩子的童年可以快乐成长,父母的老年也能够幸福安乐,何乐而不为呢?
家长们,你会有要求孩子必须养老的想法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