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这个节日历史悠久,又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那我们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将腊八节进一步融于幼儿的课程活动,贴近他们的生活呢?下面就看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大腊八活动!
01
科学活动
科学活动能引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都会得到较大发展。
《探索植物角》
把收集到的“腊八材料”带到植物角里细致观察一下吧!大胆猜想豆类、米类谁会在泡水后发芽?
比较不同的豆豆发芽速度有何不同?豆宝宝成长记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由小朋友们观察和记录。
看看经过一段时间,小朋友们观察后得出了哪些结论吧~
快来看看,这是已经发芽的黑豆宝宝!经过和伙伴们的实验,发现原来豆子宝宝只能在清水里发芽,盐水和糖水都阻碍了它们发芽。
02
美术活动
《腊八粥》
这节活动希望小朋友了解吃腊八粥是中国“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并运用拟人的手法,对腊八粥食材进行添画。
请小朋友给腊八粥成员添画眼睛、鼻子和嘴巴
小朋友是天生的艺术家,中班幼儿正处于各方面迅速发展、不断成长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应对幼儿的所思所想,捕捉他们的思维火花,让幼儿得到充分发展。
腊八节快乐
优师教研明媚中班美术活动《腊八粥》
赶紧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吧!一定是美味又营养!
2022年春季《优师教研》
火热征订中!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了解详情!
*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
03
美食活动
通过粗粮的基本外形特征,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让幼儿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爱惜粮食。并知道其他城市还有哪些当地的食俗。
腊八蒜
在山西太原老陈醋厂,民众排队打醋。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北方民众有“醋泡蒜”的民俗,又称“腊八蒜”。
腊八豆腐
腊八节也少不了美味的豆腐。据说,“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人们要晒制豆腐,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就叫“腊八豆腐”。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在春节假期前,我们赶紧开一个“面工坊”,让小朋友来体验制作面食的乐趣!
手掌心搓一搓,看!我做的小丸子可爱吗?
麦仁饭
青海的西宁人,在腊八节这天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再加一些佐料,经一夜文火熬制成乳糜状,香气扑鼻,美味可口。
让小朋友学着自己盛饭,没有老师的帮忙,你也可以做得很好!
感谢我们辛苦的大厨叔叔,每天吃着您做的香香的饭、美味的菜,我们都长高长胖啦~~
04
绘本推荐
通过阅读绘本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初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腊八粥熬呀熬》
这是一本原创的传统美食文化绘本。腊八粥是孩子喜欢的食物,以腊八粥为主角,用充满童趣的画面和朗朗上口的童谣呈现给孩子,让孩子爱上食物,爱上传统。
推荐指数:★★★★★
适合年龄:小、中班
《香香甜甜腊八粥》
绘本通过嫣儿一家准备腊八粥的食材,熬粥,送粥,喝粥,给出门在外的亲人留粥等一系列活动,在温馨欢乐的场景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了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整个故事让人回味、让人充实。
推荐指数:★★★★★
适合年龄:小、中班
《谷粟为粥和豆煮.腊八粥》
农谚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本以幼儿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节日习俗,让孩子在阅读中欣然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行文动人,图画温馨。
推荐指数:★★★★★
适合年龄:中、大班
《屋檐下的腊八粥》
主要通过童话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还能认识腊八粥里的八样食材:花生、绿豆、百合、黄豆、枣子、木耳、米仁和核桃仁,增强生活经验。
推荐指数:★★★★★
适合年龄:中、大班
说在最后
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各位老师带来一丝丝暖意,也提前祝大家双节愉快!
优师教研
作者:米四夕
优师教研与1000+幼儿园、100000+粉丝、300000+孩子共创美术的快乐和奇迹,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创意童年!
关于教材
微信与手机同号,联系请备注园所+姓名
教材咨询:幼师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教材售后:18610206462 唯唯老师
教学培训
微信与手机同号,联系请备注园所+姓名
培训服务:18610206462 米罗老师
投稿合作
来稿请备注园所+姓名+联系方式
交稿邮箱:sk@miluokeer.com
关注“优师教研”
期待您的到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