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亲爱的新入职的幼师们:
九月份,在幼教圈,我们习惯称之为“成长季”,孩子们迎接着属于他们的新生活,对于你们又何尝不是。
成长,是快乐、积极,充满着希望与憧憬的,可同样的,一个新的开始也总会伴随着各种突如其来的难题,让最开始的那段日子充满了慌乱、忐忑与挫败。
莫担心,今天我们便送给大家一份幼师新入职时那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度过适应期,融入新生活。
入职后可能出现的那些问题和困惑
作为新教师的你,能够有序地梳理一日生活吗?能够独立带班吗?你能带孩子完成一节流畅的教育活动吗?你会和家长沟通吗?
……
挑战接踵而至,而在我们看来,所有的挑战都源于自己的心理适应期没有度过。
什么是新教师入职适应?
是指结束学生时代,走上工作岗位,熟悉教学业务,主动调整身心状态,按照工作要求完成任务的过程。
这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原来这么大
入职前,我们都是踌躇满志、满腔热血,“终于毕业了,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一定会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
可是后来发现:“原来孩子闹起来就不是天使了!”“自己怎么这么笨,如此简单的活动都搞不好!”“每天都是如此繁琐的工作,我都不想干了!”
02
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惑和迷茫
怎样和搭班教师相处?领导要求工作太多,该先干什么?每天都要加班,简直太烦了!与各种性格的同事相处需要很多精力和思考……
03
与家长沟通产生迷茫和胆怯
家长不听我说,我说不清楚,我不敢说,一味的迎合顺应家长……
好难好难,每天都在想,这些问题到底要如何解决,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方法不对,或者我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
亲爱的们,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这些问题,真的有了这些想法,请相信这是每位现在看起来成竹在胸的老教师们都走过的路,你现在正在进行的反思、面对困难,在未来将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处理问题吧!
01 |
如何调节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
(1)熟悉各类教材、指南等方针政策
事实证明,在幼儿园带班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更好的落地。
如果您对幼儿教育工作还很陌生,那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您的必读书目。《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还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另外,每个园所一定也有针对自己员工的《幼儿园教师指导手册》、《幼儿园新教师上岗手册》等规定、制度和学习手册,闲暇时间不妨认真读一读。
(2)转变心态
从学生期到职场的压力,需要新教师有更好的适应能力。以下是老教师们的经验之谈:
通过多种形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比如休日的旅游、近郊游、与朋友一起聊天叙旧等;
逐渐了解老师工作的繁琐和细致。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好的照顾好每一个幼儿;
初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小到每一次孩子对你亲热的拥抱,每天早上有礼貌的问好,再到孩子对你的喜爱和依恋,在陪伴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从不会到会,掌握越来越多的本领,还有家长对你产生的信任,都会让你有更多前进的动力。
(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珍惜每一次园内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日常要疯狂吸收老教师的经验和带班妙招。
老教师们的经验是经过时间淬炼的不可替代的财富,所以平日里多看多听多学习,从模仿到自主尝试,你会发现这会是一条帮助你快速成长的捷径。
(4)及时反思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你会有很多的困惑和想法,其实这也是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有心的老师会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每天带班的情况,班级中有趣的事情或是自己需要注意的事情记录下来。内容不需要太多,三言两语即可;下班后5分钟的交流梳理,与老教师进行自己困惑的沟通,讲讲班级幼儿的情况等。聊天式的反思,你会发现会有趣味。
02 |
如何与同事良好相处 |
(1)真诚是前提,最开始,你需要做的是诚恳、诚意满满的自我介绍。
(2)如果你的搭班教师是年轻教师。应该保持善良和热心,克服眼高手低,一味迎合;互相商量互相照顾,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为人。
(3)如果你的搭班教师是资深教师。恭喜你遇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贵人”,感谢自己有了如此好的学习机会。你要多关注她的每一次带班活动,每一次与幼儿相处的方式,每一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法,这些都是现实的案例和学习经验;具备好的工作面貌和状态。每天早早来园,勤劳工作,开开心心的学习。尽快熟悉幼儿园内的一日流程;主动协助搭班做事,比如进餐前主动带领幼儿如厕洗手、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等,让自己更快的熟悉带班活动;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请你一定要积极融入集体!积极参加园内的团队建设活动;如果遇到不开心,大胆的表达出来,切记控制情绪,保持尽可能的乐观态度看待工作!
03 |
如何与家长沟通 |
面对家长,你可能存在“不敢说”、“不知道怎么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这是很正常的表现。
(1)如果你是小班的新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常规行为,你可以在每天放学的时候与2-3位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宝宝今天吃饭时,每一餐都吃的很干净;睡觉也不用我们陪了,自己躺下很快就睡着了”“宝宝今天自己会穿裤子了”“宝宝今天和小朋友在区域玩耍的很好。”;如果是中大班的新教师(没有带过小班就接手中大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进步之处和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可以不定期与家长就特定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沟通。“今天睡前自己能够认真的将衣服叠放整齐”、“与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会想办法自己处理解决”,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案例进行交流,家长就会感受到你的认真和用心。
(2)应对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孩子,如果太忙记不住,可以捡重点用纸笔帮忙记录;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反馈;交流的时候要注重技巧,先表扬后说问题,请记住我们的初衷都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3)正确应对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和抱怨。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真听取家长的诉求,沉下心来分析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工作在日常,平时和家长多进行感情交流,对于家长不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妨多借助教育现场的照片、视频等更加丰富的途径,来支持自己的言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新学期即将开始,在这里也希望我们老教师多多关照新教师,引导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同时希望每一位新教师做有心人,不忘自己的初心,在幼教岗位实现自我价值,收获更多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同行,加油!
你可能还想看
○
Hi~
我是大爱幼教社
一个为幼教人提供
工作方法
的公众号
对你们我是认真的
好方法都要告诉你们
喜欢我记得点“在看”
啾咪
请疯狂点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爱幼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