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幼师朋友谈起有小朋友喜欢把各种小玩具带到幼儿园这件事。
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家里带来的玩具是安慰;对于日益长大的宝贝,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同伴们善意分享,是良好品质的养成。这都是好事。
但是有些时候,带到幼儿园的各类小物品却成了让老师们头疼不已的“安全隐患”,为了这些小东西,老师们可谓伤透了脑筋。
看!这颗晶莹剔透、五颜六色的小珠子,真的是非常漂亮,难怪糖糖和小布在偷偷的争抢,老师疑惑了,小家伙如何“瞒天过海”躲过了老师的晨检呢?
原来在糖糖的内衣里有个小口袋,糖糖知道每天老师要检查衣服口袋,就非常有心地藏在了内衣口袋中,巧妙地躲过了老师的晨检。
看!这么多,这是今天早晨晨检时,从小小班球球的不同口袋中,检查出来的各种颜色的小珠子,看来球球应对晨检“江湖”的时间还不长,不如糖糖有“经验”。
看!瓜子,彩色橡皮泥,小弹珠,碎纸片,小毛线,工字钉,甚至还有妈妈的戒指……
晨检时光,堪比寻宝现场。
很多小朋友爱带自己喜欢的小物品上幼儿园,其中不乏这种会有安全隐患的小东西。虽然老师会多次强调不可以带这样的玩具来园,有的家长还是不以为意。
小班、小小班的孩子,虽然带的玩具比较多,但是小小孩儿们还没学会跟老师“耍心眼”,所以“违规”的玩具基本都能被截获。
虽然中、大班的小朋友经过不断的要求、教育,很多孩子已经能够自律,可还是有个别小朋友,入园前因为割舍不掉心爱的玩具,会用尽各种“藏宝”妙招,躲过老师的晨检,这就让人很抓狂了。
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孩子的天性就是对于未知、新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总想带在身边,好好“研究研究”。他们会本能地拿起来放到嘴里尝一尝,放在鼻子里闻闻、用耳朵听听,要不就是拿到手里扔出去,这样非常容易发生危险。
午休时,有脱完衣服躺在小床上睡不着的小朋友,会偷偷的拿出小珠子等小玩具,放到嘴巴里含着,危险指数非常高。
孩子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对错观念、危险意识、自律意识,自我控制力弱,只是随着喜欢不喜欢而行动。有时候心里、手上都没数,不知道东西是硬、是软、是尖锐,还是沉重,玩闹的过程中极易砸到、扎到自己或者其他幼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遇到难题破解难题,这是智慧老师的大爱。
幼儿原因
自然反应:孩子们大都有“献宝”的心理,一旦自己有好东西就忍不住要告诉别人或带给别人看,这是很自然的行为。
善意分享:有时孩子出于好意,想把玩具带去跟好朋友一起分享;有时希望和别人交换玩具玩;有时是想借交换玩具来结交朋友等。
好胜心理:当某个小朋友带了新玩具,而自己没有,心里很难过,一旦自己有了新奇玩具,自然就急于让对方知道,以“弥补”失落。
挚爱之情:舍不得和特别心爱的玩具分离,把玩具人格化,怕玩具自己孤单。
团队认同:当某部动画片等很热,相应而生产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玩具就会形成一股流行风。就孩子而言,拥有流行玩具,在孩子团体中比较容易获得认同,表示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
情感需求:孩子在出入园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分离焦虑”,有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作为陪伴,会稳定不安、惶恐、害怕等情绪。
家长原因
部分家长对孩子带小东西到幼儿园的危害认识不足,家长认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老师的要求执行不到位。
有些家长用带玩具和乖乖去幼儿园进行情感交换。认为只要能去幼儿园,什么事情都好说。
(1)让孩子主动不带小玩具,要对症引导。
例如:给予分离焦虑的孩子多多的拥抱和抚摸,让他们快速融入环境而逐渐脱离对玩具的依赖;
对想炫耀的孩子说:“老师和小朋友们都知道你有很多很棒的玩具,可以让妈妈拍些照片放到班级群微信中,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分享给其他人啦。”要不断强调孩子带玩具到幼儿园是不正确的行为,会危害到自己的健康、安全。
(2)不厌其烦地和家长进行沟通。
可以将一些真实案例、文章或视频等,通过家长会或者微信群给大家分享,广而告之不恰当的玩具进幼儿园,会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后果。
同时,请家长一定配合老师工作,在把孩子交给老师前,认真检查孩子是否带了不该带的东西。对于做得好的、改正得快的家长和小朋友,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及时进行表扬。
(3)老师把好关。
早入园认真对待,户外活动注意观察,看有没有把小东西放进口袋的小朋友,在户外活动结束后,也要做好检查;
午睡更要观察幼儿口、手、床上等,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晚离园给幼儿整理衣物时,再进行检查,保证万无一失。
孩子随身携带小东西的隐患一直存在,只要老师有耐心、责任心、爱心,知难而上,牢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厌其繁、时时留心”的十六字“箴言”,这样的琐事一定会向“零”的最小化趋近。
老师、家长等成人坚决、坚持的态度和要求,是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良药;反之,成人们的得过且过则是对孩子不良习惯的默许和纵容。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教育是“成人”教育。
和家长建立好教育者同盟关系,让家长成为教师工作的同行者而不是逆行人,育儿观点不同,但是对孩子的爱是相通的,只要从爱出发,家长最终会很好地配合教师工作的。
你可能还想看
○
关于“冬至”的那些传统故事及由此衍生的活动方案 | 幼教干货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爱幼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