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一则题为“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的视频和图文网帖在微博、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
根据网帖介绍,2月18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前往安徽省庐江中学进行感恩主题演讲。过程中,在PPT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下,陈宏友先讲了一些内容,“其输出的价值观大多和功利性相关,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
网帖称,这些内容引起了一位在座同学的反驳。该同学上台从陈宏友手中拿过话筒,并说道:“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引发全场听众热烈反响,听众随后纷纷退场,讲座也由此不欢而散。
没有完整的视频流出,我们无法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相比于以前,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因此他们的见识也要广得多,他们更富有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
所以,“我说你听”的模式已不适合现在的教育。老师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夸夸其谈者,而应该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而且是带有觉知的陪伴者。面对越年幼的孩子,老师越是应该如此。
关于这一点,爱和自由教育创办者孙瑞雪老师这样说:
老师必须是觉知的状态,必须能觉察到自我,这样就能够跟孩子有一个平等的互动,而不是老师是权威,万事都是正确的。这样的环境就叫成长的环境。0-12岁这个期间,教育的核心就是观察儿童的成长,儿童也成长,老师也成长。
在爱和自由中,每位老师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在上岗前每位老师都要学习一套蒙特梭利女士提出的《教师守则》,这个内容很好地帮助着初级教师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逐渐建立起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工作方向。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一整套“爱和自由”新教育体系中教师的具体语言、行为规范,将我们践行的“爱和自由”的新教育落实到每个校园生活的细节上去。今天我们把它和《幼儿教师守则》一并分享出去,也期待您能从中获得启发。
你认为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想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也欢迎大家加入爱和自由2023教师培训!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孩子,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的成长。点击小程序卡片,了解更多信息。
各位小伙伴们
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
请点击公号首页右上角…
如下图所示
把公号设为星标
并且三连点击:
“在看”“分享”和“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与大家继续分享育儿心得与方法
分享更多亲子共享的资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