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eacher’s Notes
文丨宁志佳 北京海淀区崛起实验中学
小叮当是班里比较小的同学。我观察到,她在自己不舒服或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会放声大哭,并且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哭。每次老师都是寻着她的哭声找到她,问她发生了什么。她不表达,只是大哭,哭完之后还是不表达。
老师常常需要靠猜测或是询问其他同学才能够得知发生了什么事,比如她自己摔倒了或是跟别的同学发生了矛盾。她一直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的。
今天,在课间操的时候,她站在队伍外面又一次放声大哭起来。老师走到她的旁边,陪伴着她,过了一会,老师问她发生了什么,她也还是不表达。后来经过询问同学才知道,可能是在排队的时候有同学挤到她了。
在课间操结束后,老师把她和她前面的同学带到办公室来解决问题。老师问她:“小叮当,你刚刚哭得那么伤心,老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低着头不说话。接着,老师又问另一个同学:“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吗?”另一个同学摇摇头。
老师接着说:“小叮当,你听到了吗?你虽然哭的声音很大,但是对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哭声可以帮助自己发泄难过或愤怒的情绪,但是不能帮助你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对方也没有办法跟你道歉,你是不是觉得只要你哭的声音越大,别人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会向你道歉呢?”她使劲地点了点头。
然后我说:“那我们问问大家,看看是不是像你想的这样。”我带着她问了几个同学和老师,大家都表示,只凭哭声是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需要用语言表达。
我问她:“你现在明白怎么解决问题了吗?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哭出来,这是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哭不能和对方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让自己用语言表达出来,你现在感觉好点了吗?如果感觉自己不想哭了,那我们尝试用语言告诉对方刚才发生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她非常小声地说:“你刚才把我挤出队伍了。”对方没有听到,老师又鼓励她说:“你需要声音大一点,让对方听清楚。”她声音又稍微大了一点地重复了一遍,老师又引导她可以要求对方向你道歉,两个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后,我对她说:“通过今天解决问题的方式,你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她说:“要用语言告诉对方,刚才发生了什么,并且要求别人向我道歉。”
我说:“是的,老师为你感到高兴,以后就用这样的方式尝试和别人解决问题,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可以随时来找老师,老师爱你!”
我们拥抱了一下,她就离开了。
有时,孩子容易陷在自己的难过的情绪当中,无法和外界沟通,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单纯的通过哭来表达,但是其实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孩子心里还是会难过,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孩子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的能力,让孩子的情绪和内在都更加地通透!
放学的时候毛豆站在幼儿园里看着大门口。
盯了好久后对我说:“老师,门口有一个长得像我奶奶的人,她和我奶奶长得一模一样。”
我看了一下门口对毛豆说:“毛豆,那个人就是你奶奶,快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