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请多多地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抱抱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陪陪我。”爱是什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爱就是陪伴。
(图:巩华北科幼儿园 陈华君老师)
龙应台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曾经的我们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和孩子相处,现在父母与孩子终于可以每天泡在一起,但我们期待的亲子时光究竟是“鸡飞狗跳”还是“母慈子孝”?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家长们特殊时期居家带娃的真实感受吧!
——中一班康家辉妈妈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一家三口,有了个意外更亲密的时光——n天24小时360°无死角全方位的在一起。延迟了的假期,当然不能虚度,对于孩子的成长,无论学习还是玩耍,我们都愿意在场,争取不错过他每一次的成长与进步。这个特殊的假期,康康学会了好好使用剪刀,爱上了做手工,做家务,真正开始慢慢懂得了“家”的意义,“家”是大家的,要一起承担家务劳动。乖乖的康康也有变成“神兽”的时候,那就是学习时!辅导学习真是一场“硬战”,为母仍需不断修炼。我们还经常会听到康康说,“我想老师了”、“想同学了”,做梦也会梦到大家,有次还听见做梦笑了,是什么美梦啊,甜甜的,而这些与你相守的日夜,即使风风雨雨,也是甜甜的……
让我欣慰的是,随着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我的宝贝也在一天天成长。偶尔出门拿快递,在超市门口等着爸爸,就是康康最好的“放风”时间。经常在路上能听到康康这样说:“我是小兵,爸爸是大兵,妈妈是女王。就跟蚂蚁一样,都是兵蚁劳动,我们要爱护妈妈。”这话听得我这叫一个暖心,我的“皮夹克”长大了!
——中二班芦王天依妈妈
我:喜宝宝,每天和妈妈在一起烦不烦我?
宝:烦!
我:额…..我也挺烦你的!
宝:但是还是挺开心的,喜欢跟您一起嘻嘻!
我:哈哈!我也是!
特别感谢喜宝宝给了我这段真实的问答,一场疫情把我这个职场妈妈变成了一个多重身份的“神经病”:我是妈妈、是爸爸,我是姥姥、是姥爷,我是爷爷、是奶奶,我是老师,我是同学,我还得是朋友!哈哈,为了能做喜宝宝肚子里的“蛔虫”,我就快变成了“孙悟空”,每天24小时相对,喜怒哀乐,全部一起感受。刚开始的假期是“崩溃”的,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那样”,然后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另一个身份去跟她套近乎……哦,原来是这样……再然后,突然发现,很多时候她不就是我嘛!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很真实的展现了出来,最后我真的明白了,她是我的女儿!她是另一个我!她是我的朋友!后来的日子和谐多了,虽然还是会争吵和哭闹,但是冷静之后我们会相互道歉、抱抱,因为我是妈妈!她是女儿!我们是朋友!
——小三班王梓睿妈妈
孩子成长的这几年,除了产假外,这是最长的一段时光了。朝夕相处的日子,有感动,也有感慨。都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在这段时间里我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父母无形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这也约束我更好地做父母做自己。孩子是很天真很有想象力的天使,陪伴过程中,通过引导,更好地挖掘了孩子的潜力,一起享受亲子阅读时光,一起丰富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我发现孩子,孩子在很多方面懂的知识甚至超过了我们大人!想把更多的爱与陪伴给他,让他更好地成长!这个假期的宅家坚守,孩子没办法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缺少了同龄孩子的交流。期待疫情快快过去,一同拥抱美好明天!
——小六班王壬意妈妈
回顾疫情居家这两个多月,与他相处的日子,很长,很暖……
实在不知道吃什么时,孩子会说:“妈妈,我们学校的肉龙可好吃了,好想吃啊。”每天班级群里大家热热闹闹地分享互动时,孩子又感叹:“我想我们老师了,想我的好朋友了,什么时候我才能上学呢?”实在忍不住还要跟好朋友聊上两句,还会把自己在家做的手工整理在袋子里,说等上学了送给老师。
每当打扫卫生的时候,小朋友也会拿着一把拖把来帮忙,或者拿着湿纸巾到处擦来擦去。争着和妈妈一起做蛋糕,每个过程都要参与,吃上自己做的蛋糕得意极了。
虽然我们居家办公,但多数时候比在公司还忙。小朋友渐渐也懂事起来,在爸爸妈妈开会时,学会了小声说话,安静地看书,或者自己拿着点读笔学习英语,换着各种玩具玩等等。其实,看着他孤单寂寞的身影,我比他更期盼疫情早点过去,早点开学。这样,不仅能每天和老师学到好习惯和知识,还能和同学们快乐地玩耍,一日三餐营养更均衡。还好我们及时调整,让孩子慢慢学会安排自己的一天,何时学习,何时玩玩具,或者看会儿动画片。
春天来了,我们国家的疫情也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控制。希望我们都不负韶华,孩子们在家玩好更要学好,为祖国的强国梦注入新鲜的血液!
——小五班郭禹辰爸爸
我是郭禹辰的爸爸,孩子的妈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孩子的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的值班,还参加了疫情支援的工作,支援期的前期忙碌睡眠都不够,而我也是为了让妈妈安心支援工作,做起了后勤保障工作,照顾好这个家和两个孩子,郭禹辰也变得非常懂事,还能帮助爸爸一起照顾好妹妹。孩子时常会想妈妈,但是只要看到电视里的白衣天使就会自豪的说,“我的妈妈也是白衣天使”,“我的妈妈很厉害,可以赶走病毒”……现在国家有了限制入境工作,妈妈终于可以在休息期间跟孩子视频,看到孩子那一幕,我们一家隔着屏幕都挺满足。每次与妈妈视频通话时,郭禹辰小朋友也会给妈妈加油打气,还画了一幅《我心中妈妈的样子》准备等妈妈回家后送给她。这次疫情使孩子也有了很大的成长与转变,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一家人能早日团聚。
——大二班徐艺闻妈妈
在家办公的日子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是继产假之后第一次连续这么长时间陪他,陪他读书、写字、弹琴、画画、做手工、玩游戏……从神情里能看到他前所未有的满足,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重要性。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关注和引导,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父母的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不经意间的“爱你”,对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认可和关爱。同时,我也深切的感受到幼儿园老师的不易,孩子们的性格千差万别,喜好又各不相同,能让每一个孩子认可老师,服从幼儿园统一的管理,需要老师们足够的耐心和用心,还需要专业的方法和特别的专注。我也特别感谢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老师们对孩子的关爱,在家这段日子里,孩子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幼儿园的趣事和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孩子想念幼儿园的生活、想念老师们,这就是最大的信任和认可。
——小四班李宣霖妈妈
疫情期间,我会为孩子提供益智类的学习和游戏。孩子会有适度的“无聊”感,也是合理存在的(无法回北京和小朋友们玩,有点小失落)在家带娃,我们每天会一起读绘本,做亲子游戏和小手工,偶尔还解决奇葩问题……,累并快乐着,每天都能见证孩子在成长。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让一切都尽快回归正常。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的成长需要物质的保障,更需要心灵的滋养。停下来,陪陪孩子玩一些小游戏,做做小手工,陪他唱唱歌跳跳舞,做他想做的事,也许他就能心满意足的安稳入睡。睡觉前,也许会主动给你一个吻,说出一句感动你的话。孩子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而父母又何尝不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呢。也许,孩子想要的并不多,只是你的简单陪伴!
特殊的假期,您和宝贝相处的日子还有哪些故事和收获呢,期待您与我们一同分享!
整理:范佳敏、李燕玲
素材提供:巩华北科幼儿园家长
排版:樊 鹏
审核:王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