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的企业,副职都是正职的backup—后备。
就像总统挂了、副总统直接接任总统一样。
那这种时候,
如果这个副职但凡野心大一点或者更不尽责一些,那么结果往往是,自己犯错然后正职带到沟里,被上级问责。
最后要么自己上位。要么就与我无关。
一个好的管理者
要意识到了,如果我们希望某两个人合作,这俩人的利益最好完全一致。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绝不能让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问题上获益!
而管理措施的安排,要考虑到人性最不好的一面,而不是基于理想化的假设!
主班出了问题,副班也需要一起担责,哪怕和副班一点关系没有。
这是幼儿园里面,很多人忽视的管理问题。
当主班,多拿几百块钱,就得承担起超额的工作,副班则清闲得很。出了事情,园长也只会揪着主班在教训。问责。
久而久之,人人与邻为壑,互相提防,遇到一个不好的搭班伙伴,真的是一年内就得喜提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
而只有把班组成员利益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能避免没必要的内耗。
平时有事,大家一起担责任。当然,也要给双方一个选择权。如果“猪队友”实在拉不动,那也可以一年后换人。连续三年没人愿意组队的,自动降职或者转行(估计也没脸待下去了)
这种授权放权,如果做得更加大胆,还可以让一线的班组来决定幼儿园的管理和制度约束。
一个坐办公室的人,不了解一线的情况,怎么可能做出接地气的制度呢?
“要让听得见炮火声的人做决策”
坐办公室的人,没有决策权,只有说服权。
如果一个制度被很多人都认为不合适,那就该启动修订程序,让每个班组对制度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并且附上相应的建议。
最后大家要为自己的利益发声,在台面上说服园方,园方也可以提出担忧,如果能解决担忧的,则决议通过。如果无法说服彼此的,先搁置,并列成待决议的事项,以待之后关联的人群,再次讨论决议。
很多幼儿园之所以没有活力,因为老师就像是螺丝钉,一切听园长的。可是,园长又不是万能的。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要依靠群众,从实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