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幼儿园新闻
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
幼儿园是培养人的场所,是文明的象征。要树立一所幼儿园良好的形象,反映全园师生的精神面貌,必须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安全、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随着“海淀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开展以来,我园也积极组织教师及幼儿参与学习。为了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礼貌用语,增加道德认识的情感体验,班级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明礼貌活动。
(一)语言文明
SI宝宝班老师在教儿歌“好宝宝有礼貌”。
ReRe班老师在教小朋友见面要打招呼,握握手。
DoDo班小朋友在老师分发完水果后,一起感谢老师。
(二)生活文明
将文明礼貌用语渗透到日常生活教育的各个环节。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做礼貌小模范。
2、来园离园学会主动与老师、小朋友及家长打招呼。
3、对父母、长辈说话要恭敬,不惹父母、长辈生气
3、大人问话时,要认真听,并有礼貌地回答。
4、家中来客时,要热情接待,有礼貌地称呼。家长同客人谈话时,不打扰、不插嘴。
5、不随便向客人要东西,别人给的东西必须得到家长同意,才能收下,并要致谢。
6、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争不抢,共同完成组装任务。
(三)行为文明
1、认识讲文明、懂礼貌规范自己日常行为的重要性。
2、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节,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如:喝水时排队不拥挤,不小心撒了别人一身;吃饭时碰翻了别人的碗;睡觉时和别人说话等等,这就需要老师随时随地培养幼儿礼貌用语。如:“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语,让幼儿真实地体会到礼貌行为才是解决争执的最好办法,才能与小朋友愉快共处。
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不乱扔、不乱吐、不乱画,养成把纸屑、果皮放到垃圾桶和随手拾废物的好习惯。
文明礼貌教育应是在教师长期、不懈地引导与教育下,让幼儿养成的一种习惯,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会给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对孩子的监督,纠正他们的行为、语言上的错误,让他们成为讲文明 懂礼貌的模范。
“有序排队,一进一出。持卡接送,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