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李召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美不过童心
影片《再见,我们的幼儿园》讲述的是一个在日本幼儿园发生的故事:朝阳幼儿园大班的洋武因为生了重病,所以没有办法来参加幼儿园的毕园式。洋武的五个小伙伴为了去见他,就一起偷偷跑出幼儿园去找他,然而在前往医院的旅途上却状况百出,纷纷被警察带回到自己父母身边,最后只剩下康娜一人,她带着其他四个人的心愿给洋武模拟了一场幼儿园的毕业式:另一方面,班主任万里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她满怀内疚地独自踏上了寻找这五个孩子的旅途,这个进程总体还算顺利,优衣、俊君美琴、拓实都被万里老师和警察找到并送回到父母身边。可当她看到只剩一人却坚持前行的康娜时,她的内心被触动了,协助康娜实现了他们五个小伙伴的梦想——见一见可能就要离世的洋武。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多么错综复杂,但却给人以深刻的感触与遐想。
儿童拥有一双别样的眼睛他们总能看到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在他们眼中,人死后能够去一个叫做梵高的地方,那里“晚上是蓝色的星星的形状在旋转”。他们理解不了成人对于洋武生病的闪烁其词,他们想不通洋武每次跑步都得第一名,也吃很多蔬菜,为什么会可能要离开大家。他们进行这场旅行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洋武也许会离开,所以要去和他说再见。
在旅行的目的地——洋武的病房中.即使这只是装有呼吸机的监控室,洋武和康娜也能完美地模拟出毕业式的场景:病床是他们的钢琴,输液架是他们的话筒桌子是他们的演奏台。在真挚美好的童心下,世界变成了一个最具诗意又浪漫的家园。
然而,最初成人是难以理解这么宝贵的童心的,他们采取了贯的做法:
忽视、压制,甚至是批评。当孩子忽闪着眼睛问:洋武君为什么没来?”大人说:“没有什么为什么。没关系,很快就会忘记的。”当看到被带回警察局的孩子时,大人说:“你们也许玩得很开心,担心的可是我们。”
但是,当他们能够俯下身体,仔细地倾听儿童的声音,他们会发现这些幼稚、给大家添麻烦的举动背后是多么宝贵的童心:只是想给快要死去的洋武说声再见。
因此,在影片后期,万里老师被孩子们的真挚和善良所打动,在她的护送下康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并且她尽全力阻止想要打扰两个小朋友见面的洋武妈妈。
当洋武妈妈大声指责她:“你知不知道这样孩子,给多少人添了麻烦!”万里老师从嘴里蹦出这么一句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如把孩子锁在柜子里。”
此话当真酣畅淋漓,道出了多少被压抑孩子的心声:如果爱我。就请给我自由。
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了真诚善良与纯净的力量。于是成人最终理解了儿童,这就有了影片未尾,万里老师哭泣着当着众人面朗读洋武的来信,所有人都为洋武康复的消息而欢呼雀跃。
这些态度和影片前期的漠不关心避而不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成人最终懂了儿童,冷漠的内心也被美丽的童心所融化,真的是最美不过童心。
难以想象,6岁的孩子可以离开大人的保护,结伴进行一场长达四五十千米的旅行:尽管路上会有些稚嫩、不成熟的表现和朋友吵架、放风筝、偷吃草萄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也让我们刮目相看。
首先是孩子们卓越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离开幼儿园,去找洋武,这多少是有些冲动因素在里面的,可是他们的出走并不是绝对的异想天开,在旅行前就由拓实仔细地规划好了,并目画出了简易的地图,而如何坐电车、如何买票则是幼儿园的考试内容。面对旅行中的意外情况孩子们也都能很好地处理,比如当拓实流鼻血时,美琴可以很周到地照顾他。
其次是孩子们相互间的合作与理解。
5个孩子身上各有特点和优势,在旅途中虽然会有争吵,可是爱和宽容最终战胜了分歧:优衣面对拓实对自己家庭的质疑,可以宽容地一笑,说该上车了:俊君被警察发现后,会做出手势让伙伴们藏好;拓实为了让康娜能够最后到达目的地,就自己主动暴露引开警察。
最后是孩子们鲜明的秩序与规则意识。
这一点在美琴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她就像这个小队的组织部长:”不能指着别人叫大叔“在电车上要用一分贝的声音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等。虽然美琴看似啰嗦,但在她的提醒下这团“散兵”才能够团结一致、秩序井然地向目标走去,可以说纪律是他们能够最终实现梦想的保障。
日本幼儿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它的背后是日本学前教育多年来教育实践的结果。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所以它十分重视儿童的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从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每天早上,不论是冰冷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天,不少幼儿园都让幼儿穿着短衣短裤在户外锻炼:每个月,还要进行避难训练,帮助幼儿学会在遇到灾难时怎样应对以及正确处理的方法。
除了对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视以外,日本幼儿园还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本,幼儿园的服装是统一的,幼儿入园后要换上玩耍时的望衣和鞋子,到户外活动时再换回自己的鞋子,每个幼儿都要独立地完成这一套复杂的程序,教师和家长从不会帮忙。
在园时,教师们都会要求幼儿将各自的水杯、手绢、练习册等有序摆放。通过这种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日本幼儿的独立性、规则意识、行为规范才得到有效的锻炼。
影片结尾时,康娜的班级里举办了盛大的毕业式:年龄段小的幼儿向毕业班致辞。感谢他们作为大哥哥大姐姐曾经对自己提供的帮助;毕业班的幼儿向父母与老师致谢,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和指导:在偷快的钢琴伴奏下,孩子们集体合唱离园歌《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在明媚的阳光中,孩子们与教师、父母合影留念。
也就在这时,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离园式对孩子这么重要,即使躺在病床上的洋武也渴望参与?因为这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更意味着孩子的成长,意味着即将离开熟悉的伙伴、老师、校园,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成为一名小学生。
而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一离园式,教师们的设计也让我不禁称赞:年幼的孩子不仅会向父母和教师致谢,而且会相互致谢,感恩教育做得非常到位:排练的节目平实不夸张,更能够贴近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离园式的意义。
反观我国幼儿园的毕业式不禁令人汗颜:
教师或是挑选几个出众的孩子表演高难度的节目,于是,孩子们集体的毕业式变成了个别孩子的毕业式;或是让孩子们穿上博士服,拿上毕业证书照相了事,于是毕业式变成了走过场;或是采取过于奢华的态度,家长、教师与孩子们集体出游、吃豪华自助餐等,于是毕业式变成了一场成人的游戏。
幼儿园的毕业式,作为儿童第一个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设计毕业式时,应当关注儿童的主体性参与,力图保证每个儿童都能够参与进来:并且在这个具有意义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挖掘毕业式的教育意义,让儿童明白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与教师和家长的付出分不开。
最后,附上《再见.我们的幼儿园》的歌词,希望这短短的几句歌词,能够让大家明白作为成人应当如何理解与教育儿童,也借此缅怀我们逝去的岁月。
在这里度过了无数的日日夜夜,
不知笑了多少次,不知哭了几次,
不知感了多少次冒,和亲爱的朋友们一起在这里玩耍,不管走到哪,不管在哪跌
例
不管在哪里受伤了,再见
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玩要过的院子.
樱花飞舞的时候,我们就是一年级了。
这么多的日日夜夜,一起在这里度过,
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
和这么多的朋友在这里玩耍过,
不管到什么时候,一直都不会忘记.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因.我们一起玩耍过的院子,樱花花瓣飞舞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一年级了。
本文由李召存教授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章原载于 《上海教育》2014-7A)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