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说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须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
幼儿园选歌怎么选的?歌词内容低俗,是不适合出现在幼儿园。越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东西,越能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儿童正是在接受和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社会化。“三岁的小孩确实不懂,但慢慢会懂的,这些东西,会根深蒂固地扎在他的价值观里,甚至给一代人抹上特别的色彩,所以幼儿园对于教育材料的选择,要特别谨慎。”对于歌曲表达的价值观、崇尚的标准、人物的着装动作等,都应严加筛选,这些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网络逐渐模糊了成人和儿童的边界,“即便不是低俗内容,网络本身也值得警觉,它在塑造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幼儿园会选择节奏清晰明快的音乐,引入教学,但歌词内容一定要积极,小孩子喜欢模仿、学习,流行的内容更能激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家长和老师的把关很重要。
幼儿园音乐课教什么、怎么教,音乐教师的培养是不是仅仅注重会唱歌或演奏乐器等问题,也要重新认识。
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因此幼儿园的音乐环境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听知觉上要做到“丰富而不复杂”,“丰富”指的是音乐风格、要素丰富,“不复杂”指的是听知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
幼儿园要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如入园、洗手、户外活动、离园等一天各环节时,分别采用不同形态和风格的音乐。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重在丰富幼儿的听觉经验,在音乐风格选择上,可以给幼儿建立一个多元的文化感知。幼儿在聆听了不同风格、形态、民族的音乐之后,自然就会有良好而丰富的音乐感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仅仅从表面的标准来判断音乐。比如一听是电子音乐、现代音乐或流行音乐,就盲目地将之排除在幼儿园的音乐库之外。其实,许多电子音乐制作精良,一些数码制作的音乐也非常细致,有许多可取之处。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槌、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和协作。幼儿的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地教音乐,不能简单地将之当作一门学科,而是让音乐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将听、奏、唱、跳、玩五位一体,可以天然地调动起幼儿的多感官参与,应该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就像图画书一样,是一种学习手段而非学习目的。大自然的声音、生活中的自然音响以及幼儿不由自主的哼唱,用手打节拍、用身体敲出节奏、用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都是音乐的表现。
音乐是每一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好的歌曲一定是兼具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当幼儿具备一定的感受能力、演奏技巧后,幼儿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其尝试不同种类、风格、民族、时代的音乐,横向发展孩子对音乐的视野与见识,领着孩子多听、多唱、多奏、多跳,一起创作,这才是理想的音乐教育。
即兴活动在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在即兴创作或表演中,表演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反应能力和流畅的音乐思维能力;要对同时出现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问题给以权衡和处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听觉判断、灵敏性和创造性。这项学习内容体现了音乐学习的本质,也体现了音乐教育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作用。音乐教育应该重视的是创造过程对人的影响和审美经验给人带来的感受与体验,这正是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所在。在音乐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错,而是能够使体验者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表达了自己的独创、个性,丰富了自己的经验。通过孩子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孩子的音乐体验、尝试音乐创造的能力。
对幼儿来说,音乐教育不是教音乐的教育,而是通过音乐使孩子的身心活动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么幼儿园孩子真正需要的音乐教育是什么?
(1)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关键不是教会孩子音准和节奏,而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技能、技巧和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标如果只是放在了学习学科技能、技巧上,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孩子不仅学不会知识,还会在性格上养成退缩或被动的习惯。
(3)音乐教育最好的状态,是你学会了一些音乐知识后,在你生活处在艰难困苦的时候,知道可以使用音乐的力量帮助自己坚持住,或维护你自己生命的质量,就算音乐没白学,这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追求。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为一生的幸福打上靓丽的底色。
附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不同的音乐性质,并根据不同的音乐变换动作。
2.探索散步动作,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的反应。
3.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的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活动准备:
1.音乐、幼儿用书《小朋友散步》(五大领域课程:科学、艺术)
2.图谱(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跑回家)
活动组织:
一、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小朋友散步》,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画面内容。(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跑回家)
二、幼儿分段欣赏
1.教师按睡觉、起床、散步、打雷下雨跑回家的顺序分段弹奏游戏音乐(或播放音乐录音),让幼儿将相应的情节内容与音乐相匹配,出示相应的图谱。(由于先组织孩子们观看画面,因此,当孩子们分段欣赏音乐时,很快就能分辨出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2.要求:
散步时,要充分利用空间,不拥挤,不碰撞。
鼓励大胆地创编向花点点头、问好、撑伞、用树叶挡雨等动作。
“下雨跑回家”的音乐结束后,要找到自己的家(即找空位子坐下)
(在创编起床动作时,鼓励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揉眼睛、伸懒腰、穿衣、扣纽扣等动作。散步的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有的说是做操,有的说是跑步,就是不说散步。此时,我在对孩子的想法给以充分的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再联想到散步。散步、看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以简单的语言提示,引导孩子有节奏地散步,并创编与花儿打招呼、握手等动作,提高孩子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游戏的兴趣。整个活动,孩子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效果好。)
三、学习玩游戏《小朋友散步》
1.用手指代表小脚看图谱,听音乐玩
2.幼儿倾听音乐,完整游戏
3.要求:
随音乐作相应的动作,散步时和小朋友保持距离,不碰撞。
游戏情节转换时,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变化,并及时变换动作。
教师可用体态语提醒幼儿合拍地散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栋红教学活动设计工作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