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很高兴遇见你!
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做老师越来越难。
你给孩子布置作业多了,家长觉得压力太大,不行。
你给孩子作业布置少了,家长觉得成绩可能要垮,也不行。
但是作业多少具体怎么定呢?有些孩子每天都能在学校完成回家作业,因为速度够快,同样的作业,有些孩子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因为太慢,而正是这些速度慢的孩子家长就会心生抱怨,其实这种抱怨也能理解,因为每户人家也就这一两个孩子,以为全世界的小孩都是那么慢,以为课业压力大。
天长日久就会不堪重负,家庭和谐的氛围被破坏,孩子的快乐童年被侵蚀。
当然,也有些家长是鸡血的,话说我最近潜伏在一个教育群,真的大开眼界,家长们每天乐此不疲地讨论着学区、升学政策,我一个教育工作者看得大开眼界:他们居然对这种升学以及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得比我们自己都要透彻,能够拿出各种考试的分数和数据,让我叹为观止,在那个群里我只有观看的份,实在插不上话。
好了,当班里有鸡血的家长,有佛系的家长,一个老师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太难了。
有人会说分层作业啊,但问题是,家长类型和孩子学业能力并不一定呈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说句人话,就是那些鸡血的家长不一定拥有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娃,那些佛系的家长的孩子也不一定都是学渣,所以咋整?
难!
问题就在太多的人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说上两句了,加之家长们的文化程度都上来了,大家都是读过书的,对于教育么随便说几句还都是可以的。
所以,老师作业怎么布置,作业怎么批改,怎么上课都是可以说道说道的。
家长可以说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觉得是好事,但如果用得不对就是坏事。
你可以比孩子的老师更懂教育(假设你对教育很有研究),但是你不能要求你孩子的老师都遵循你的那一套来,毕竟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他没有违背相关规定,你都不能随意评判,毕竟人家能够走上教学岗位也是通过相关教育部门考核的。如果你经常对你孩子的老师指手画脚,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你可以给老师出谋划策提一些建议,如果你觉得你有这个能力和精力,你还可以帮助老师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这是一种双赢,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整个班级的孩子,这种方式的指导对于老师来说更能接受也更容易产出成果。
教师其实是一个非常看重别人尊重的行业,毕竟,从孔老夫子开始,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就开始形成了,为人师,如果得不到尊重,职业的价值感就会消失大半,当你因为自身文化程度或者其他方面的优越感而对孩子的老师不尊重的时候,沟通的壁垒也就筑就了。
当你觉得老师作业布置得多的时候,可以跟老师委婉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孩子由于能力问题作业做不完,但是家里已经在很努力了(前提是你们真的已经很努力了,而不是一边说我们会认真做作业的,一边放任孩子玩游戏),老师也一定会体谅孩子的辛苦而减少一些作业的。
当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存在学习吃不饱的时候,恭喜你,你可能有一个天才般的娃,你可以跟老师提一下孩子的能力已经需要有更多的知识“投喂”了,如果老师的精力有限,那么剩下的就是你可以鸡娃的时候了。
孩子的求学生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有你喜欢也有你不喜欢的,只要没有违背相关规定,没有违反师德师风,剩下的都是你的个人喜好,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在每一位老师的教育下成长得更好,最好的做法就是收起你的个人喜好,多想一想如何帮助孩子学得更好。
家长可以对教育指点江山,但是家长终究不能代替老师完成教育教学,如果你对孩子的老师不满意,可以想想问题在哪里,是眼下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还是你的个人偏好决定了你对某一类老师的看法,理智地对待处理问题,比抱怨和偏见更管用。
当然,作为老师,也要容得下、听得得不同的声音,毕竟我们的教育对象各种各样,一个老师面对整个班级,有部分家长不满意是常态,毕竟大米都有人不喜欢,更何况你是个人呢。
心态放好,这就是一份让你获得成就和快乐的事业;
心态崩了,这就是一份让你感到煎熬和崩溃的工作。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