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方向比方法重要。本文只是家教观点集合,第一集谈了四个观点,本集继续。
需要阐明的一点,观点不代表理念,只是个人看问题的一点想法,也仅为大家思考家教问题提供一点参考,而已。
5
见贤思齐可能毁了娃。
见贤思齐焉。出自于《论语·里仁》,意指向有才德的人看齐。这没错,是人的基本修养,但如果用在父母跟孩子的家教中,可要小心了,理由有两点:
第一,幼儿阶段的发展处于不均衡,不同幼儿在不同方面存在快慢和先后之差,需要父母学会等待,不能一急之下就拿别人家孩子的暂时领先,比自家娃的暂时落后,若经常如此,会把自己孩子比的灰心丧气。
第二,幼儿阶段的心性很弱,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帮助和鼓励,如果非要用比较说事,我建议用孩子的今天比孩子的昨天,因为,幼儿成长只有快慢,没有停止。
6
慎用“起跑线”说法,太浮躁不科学。
幼儿园最喜欢用“起跑线”说法了,而且,早些年搞小学化时,还喜欢忽悠家长说“赢在起跑线上”,这更不科学。再后来,不敢说小学化时,一些搞家教的人又说“家庭教育才是人生起跑线”。
我就不明白了,人生干嘛如此着急,非要跑着活吗?!人家体育教练一语道破机理:只有短跑才有“赢在起跑线”一说。所以说,人生漫漫日子长着呢,尤其对于儿童,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要遵循成长的规律。所以,还是不讲“起跑线”为好,还是那句“牵着蜗牛去散步”有点意思。
7
最常用的说教,对幼儿来说效果最差。
但凡讲教育孩子的事,许多家长都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说教”,这不假,但未必最有效,尤其是低龄幼儿,通常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转眼功夫就忘记了。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有效呢?我认为是环境教育,其中包括父母的行为影响,也就是“身教”,因为,此阶段的幼儿最大的本领是“向环境吸收”和“模仿”,而家长恰好是他们的“模特”。
8
在学科上谈全面发展可能是耽误发展。
事实上,全面发展的概念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中小学所说的各学科均衡发展。但是,若把教育和发展定位在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考试成绩和总分取胜的机制下,均衡发展就会耽误事!
或许,这里也有我们和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问题,西方在个性化发展的意义上主张的是“扬长”,我们在总分概念下不得不追求“补短”。于是,一些学生的个性因此被扼杀,这是我们当下基础教育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