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我在非学术下说的三个词语:
【聪明】聪明可不单指记性好,更多是老百姓说的“脑袋瓜活”,也就是思维能力强。
【应该聪明】科学早就说了,生命信息和遗传学确实有道理,所以,聪明的父母生的孩子不会笨的,是“应该聪明”的前提。但是,“应该”还是一个条件潜台词,是暗示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更聪明】这个语句很明显,是明示了幼儿教育开发智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接下来,说说在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思维,以及做为幼儿园教育,我们应该如何有的放矢地做相应的思维训练,让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教育,变得“更聪明”。
二、再说说联想思维的训练
什么叫联想思维,我先不找定义,讲两个真实故事。
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每天晚间入睡前,妈妈都让他喝杯牛奶再睡觉。那天,姑奶奶来家里做客,孩子正在客房和姑奶奶玩的很高兴时,妈妈拿着奶瓶过来说:走,喝奶,睡觉!
没想到孩子竟然回答说:和奶奶睡觉!
这就是联想,是一个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把妈妈那句“喝奶”,联想到“和奶”。真的绝了。
另一个是小学生,晚餐有鱼,爸爸把鱼头中的脑子夹给了儿子,并玩笑说:你成绩弄不上来,吃点鱼脑子补补,这叫缺啥补啥。
话音刚落,这个小家伙立马把鱼尾巴夹给了爸爸,顺便说:你也缺啥补啥!
饭桌上一家人哈哈一笑,然后妈妈说:啥事都能往一起想。
这叫什么?也是联想思维。
书上对联想咋说?我简单整理为,是由某人或者某事或某物而引起的相关思考,也是人们常说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等,这就是联想思维的体现。
显然,联想思维和因果逻辑不同,如果说前者很线性、很简单,那么,联想思维的特点是很发散、非线性。并且,相比之下联想思维的级别更高一些。
另一点是,由于儿童缺乏成人的经验,对于联想的思维运用精准度可能不够,但也恰恰因为这点,让他们的联想没有约束,天马行空,异想天开。
我在解释幼儿教育是根的教育时,提出了五条根说法,其中包括“好习惯、好语言、好思维、好品格、好身体”,其中第三条根表述的是思维能力,属于“慧根”。而且,在培育儿童好思维的教学,我曾建议引入专项课程的方法。
特别是联想思维的训练,有许多适合的方式,包括近几年流行在管理中和学习方法中的的思维导图,我看就可以用到幼儿思维训练中。(见下图)
图中的问题是由一水果篮引起的,然后直接联想到几种水果,以及下一级联想到和该水果相关联的事和物。类似上图,我们还可以再抽象一些,给孩子们画一个圆,然后让他们随意去想和圆形有关的东西;或者给孩子们在圆形中写上“春天”,让他们在春天这个概念下去联想,想啥都行。
这样的思维导图能导入多少级呢?我看应该是随遇而安,如果遇到联想力极其丰富的孩子,你就放开一些。因为,这样的思维训练效果极佳,因为,如此的幼儿学习方式就叫研究性学习。比如,在我在小米尔顿教育集团提出和实践的“生活小节日”课程,就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建构。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我基于一些思维案例,认为联想思维的主要思维形式有两种,一种属于线性发散性思维,多用于问题脉络分析和解决;另一种属于跳跃式非线性发散思维,体现在艺术创造和科学发现方面。
“平视教育”自2015年上线已来,得到国内幼教同仁和各届朋友的关注和高度认可,应国内幼教届朋友邀约,为了让”平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请您将文章或下方二维码分享朋友圈,转发给更多关注幼教和孩子的朋友。
王国平校长新书
《王国平说幼教》《王国平说家教》
即将发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