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艺术教育的朋友们应该被2020年的高考文科数学有道题刷爆了朋友圈,原因是数学试卷上出现了和声题!!!
有过音乐理论学习基础的考生估计在考场就开始偷笑了,当同学们还在用数学方式在计算时,已经掐指选出了正确答案:
其实,每年的高考题都反应了社会的大趋势,反应了整个教育的走势。
在2020年开篇的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针对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部部长提出,新的一年要对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发力推动交替相融合、画出美育硬杠杠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
其实自2013年以来,国家一直着力于对学生艺术素质提升的推动工作。频繁出台的政策,推动艺术教育“刚需化”的进程,目前,多个省市已经将艺术课程正式纳入了中考范围。
因此,今年高考出现这种类型的题一点也不奇怪。
面对这种趋势,相信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心中的又起了涟漪,应该从娃娃抓起,好好重视艺术教育。
那艺术教育到底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又或者如果没有学习艺术,孩子会错过什么呢?
教育界对这些疑问早就有了好多解释,如: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中认为幼儿能沟通过艺术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二十一世纪核心素养分为了三类,有一类是关于学习与创新素养,而艺术是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载体之一……
关于学习艺术本身能够带来什么就不再重述,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资料都进行了论证。今天笔者想谈一谈关于在学习艺术这条道路上,能够给孩子带来哪些不可或缺的好处。
在教育中,学会坚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
学过艺术的孩子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外面刮风下雨、雷鸣电闪也阻挡不了出去上课的步伐。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培养的不再是习惯,而是从骨子里透出的品质。
俗语说: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或许不能因为你的天赋而成功,也不能因为你的优秀而成功,但一定可以因为你的坚持而成功。
研究发现,专注力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保障。拥有良好的专注力不仅能够保证学习质量,也能帮助幼儿对客观事物做出完整、清晰的判断,是幼儿智力活动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IEEP的白皮书中也将“专注”列为了幼儿核心价值中,希望儿童能通过发展,成为终生不渝的学习者。
我们来还原一个这样的场景:对于5岁的幼儿来说,让他对于一个事情正儿八经地坚持1小时以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果让他在钢琴前,练习1小时,就变成了可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出发点培养的专注力,不再是外界的环境或他因约束下的专注,将会更有效。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经常强调的挫折教育,强调让幼儿能够遇到困难坚持而不轻易放弃,强调让幼儿享受真正的成功。
但你会发现,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引导,比如说,学习一些大型乐器的娃从来都是自己搬琴,很多时候你看见的是小小年纪的他们背着或者拖着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琴;
学习美术的娃都有一块比自己横截面还要宽的大画板。
又如在练习技巧的过程中,手酸、力竭是常态化,很多时候我们以这个为标准来衡量练习得效果。再如弦乐的娃们手指脱皮、起茧都再正常不过了。
但这一关关走下来,获得的是坚毅不拔的意志,战胜不再是困难,而是自己。
成功的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我们经常感叹那些“别人家的孩子”,都不用睡觉的嘛?学习成绩这么好,还可以参加各种比赛拿下一座座奖牌?这些人的关键不在他的时间比你多,而是他的24小时管理得要比你好。
在学习艺术这条路上,笔者也见过很多因为课业繁忙、考试来临而放弃和暂停学习的例子,但是,学习成绩真的会因为你放弃学习艺术,就突飞猛进嘛?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没有。
这又很像一个悖论,越是成绩好的人,他课外活动越多,越是成绩差的人,他课外活动越少。
如何对课内与课外的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提早学习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也是今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繁忙的学业或工作中,能够找到有效的减压方式也能反向推进学业和工作的进程。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 (Drexel University)大学有一项研究发现,艺术创作能够显著减少人们体内与压力相关的皮质醇水平。
在研究中39位18岁到59岁的成年人,被邀请参与45分中艺术创作,其中75%的参与者创作之后皮质醇水平降低了,并且不受过去的艺术经验和技能的影响。
接受采访的参与这表示“这非常放松,大约5分钟后,我觉得不再那么焦虑了,艺术让我看到更长远。”这也正是我们乐于看到了,希望参与到艺术学习的人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有时过程反而比结果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参与者的创造作品)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文章开篇之问,艺术教育,是锦上添花嘛?
笔者的回答:不是。
其实艺术教育并不需要人们将它视为神圣、高贵的教育,它更希望看到人们发自内心去感受、接纳并使用它;艺术教育它是一种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产物,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就能收获很多,并不以最终的结果为胜利的衡量标准。
最后,笔者想分享一段同学的生活视频(生活中的体态律动)。
所谓艺术源自生活,但它并不高于生活,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就是如此。不再将艺术变成功利,急于求成的工具,只用心去感受,用艺术方式去表达,去获得人生道路上那些意外的小惊喜,将艺术变成生命的一部分,你会发现世界充满了美。
张梦微
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
获音乐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IEEP国际探究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
作者